
2025年9月8日晚,我从北京启程,历经30余小时飞行,9月10日深夜抵达首都圣萨尔瓦多。接下来的5周,我的任务是讲授一针疗法与中医气功学,说句实在话,我内心十分忐忑,不确定能否顺利完成任务。
初到异国,面对30多位来自医院的一线临床医生,我的心情并非轻松,担心在萨尔瓦多展示“一针疗法”时疗效不显,反而妨碍他们对针灸的理解与信任。毕竟,他们大多受西医教育,对中医尚无基础,而课堂演示的第一针,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整个中医体系的认知。
然而,当真正开始操作那一刻,我的心反而静了。“针入皮,气即至”,学员惊讶地看到,患者表情放松、疼痛减轻。那一刻,他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经络的传导。我告诉他们,经络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人体与自然相通的路径,是信息、能量与物质流动的网络。它像一张“生命的互联网”,沟通脏腑与四肢,联通内外,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它是自然留在人类身上的痕迹,是天地造化给予生命的密码。
更重要的是,经络与腧穴是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无论肤色、语言或国界,每个人体内都有相似的经络走向与穴位分布。它不是东方的专属智慧,而是自然赋予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人体的感受虽因个体而异,但针刺的“得气”感受、经络的传导效应却惊人地相似——那种酸、麻、胀、重的生理回应,是人类共享的身体语言。当银针得气、气机传导的瞬间,我的紧张也随之消散。那一针不仅打通了经脉,更打通了理解与信任的通道。有学员惊叹:“我们原来一直在身体之外找健康,而中医告诉我们,健康其实在身体之中。”
如果说经络是一种内在的沟通,那么气功则是一种外在的表达。在萨尔瓦多的课堂上,我带领学员学习中医气功学,尤其是八段锦、站桩功。从最初的拘谨到渐入佳境,他们开始在“调身、调息、调心”的练习中,感受身与心的统一。
拉美的文化外放热烈,音乐与舞蹈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气功则内敛平和,通过呼吸与松静来体察生命。两种节奏的相遇起初有些陌生——一个向外绽放,一个向内凝聚。当他们真正开始练习,呼吸放慢、身体安静下来时,那份热情并没有消失,而是变得更柔、更稳。
在最后一堂课上,学员们为我们准备了一场惊喜的告别仪式。琴声响起,是一首熟悉而明快的意大利民歌。更让我动容的是,他们自发地将中医功法的动作融入其中——“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开弓似射雕”“站桩功”等八段锦姿势,穿插在拉美舞蹈中;有人挥臂舒展,有人沉肩坠肘,动作虽不标准,却饱含热情。在音乐的高潮处,他们还齐声用中文喊出:“吸气——屏气——呼气!”笑声、琴声与呼吸声交织成一首跨越文化的交响。那一刻,我意识到文化的交融已经悄然发生。中医功法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传授,成为一种共同的身体体验,让不同文化的人在同一呼吸中找到共鸣。
5周的教学在笑声与掌声中落下帷幕。离别那天,学员们依次上前拥抱告别,空气中弥漫着温暖与不舍。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医道之外的另一种力量——理解、尊重与信任。
中医走向世界,并非单向传播,而是双向理解。当银针的触感与呼吸的节奏在异国课堂中同频共振,医学成为文化的纽带,也成为理解的方式。那一刻,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同一个生命节奏中达成和谐。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