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邹铉所撰《寿亲养老新书》一书中有一首七养诀曰:一者少言语养真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详情】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养生的终极目标,就要去掉心对身的干涉,去掉人的意识对身体的干涉,让脑子管得少一点。好的办法就是入静。 老子说:人法地,...【详情】
中医预防传染病的总原则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已病防传三个方面。 中医 将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称为外感热病温病瘟疫疫疠等。传染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详情】
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详情】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我国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全科医生,他随俗为变,精通内、儿、妇产、五官等各科疑难杂症,他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不论是王公贵族或皇帝,还是平...【详情】
《山预帖》是黄庭坚晚年得意之作。建中元年(1101年)初夏,黄庭坚和小辈们一起吃了煮山预后情绪很好,欣喜之余便弄墨作书。他提笔飞扬,节节顿挫,点画之中,笔锋无处不到,一气...【详情】
吕留良(16291683),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字庄生、用晦,号晚村,别号吕医山人、南阳布衣等,暮年为保持民族气节拒绝与清政府合作,出家为僧,名耐可,字不...【详情】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江苏东海(今江苏南通)人。陈实功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中医史学泰斗李经纬评价说...【详情】
山河一脉中药香 诗词中的中国港澳台道地药材及其药用价值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详情】
说到人的魂魄,很多人认为是迷信,其实中医里的魂魄讲的是人的精神状态。 古籍《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父母生殖之精结合瞬间,就有了魄,为先天所得,...【详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人们记住一处地方,难忘一抹风景,常常是因为那里有灵动符号的存在。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定潭村,山环水绕之间,矗立着一座别具特色的博物馆,它的...【详情】
《本草纲目》金陵本 王世贞序 李时珍(15181593)与王世贞(15261590)均是明朝中后期人,李时珍长王世贞8岁,两人算得上是同龄人。但李时珍系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人,王...【详情】
北宋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风土人情,真实反映了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街市繁荣情景。街市内店铺星罗棋布,各类招幌林立,商贾云...【详情】
宋元时期有一种高级植物饮料,叫作紫苏熟水,或称紫苏饮。紫苏熟水饮用后有消暑之妙,诗人们都纷纷赞美它。比如宋朝的杨无咎(10971171)就用点绛唇的词牌填写有《紫苏熟水》词...【详情】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文学家、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中国文学史上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小仓...【详情】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人,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民国初年出版的《青稗类钞》载有傅青主善医条,其中记载了傅青主救人一命的故事。 故事说,傅青主...【详情】
盛夏时节,荷张翠盖,莲竖红幢,清香溢远,沁人心脾。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临风赏荷,快意消夏,饮酒赋诗,寄情明志,乃为时令雅事。 天长日久,人们触景生情,借物逞巧,赏荷消...【详情】
徐大椿(16931771),清代名医,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江苏吴江(今属苏州市)人。徐大椿一生著述丰富,有《难经注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兰台轨范》等。...【详情】
我国是礼仪之邦,结婚是人生大事,历来就有相应的礼仪程序及其配套内容加以烘托美化。古时候,婚礼延承传统的六礼之习,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纳彩是婚姻的...【详情】
女子出嫁带嫁妆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诗经》中就有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记载。嫁妆可以简单到一张床,丰盛到房车齐备。嫁妆基本都有三个功能。首先是实用价值,包括床桌椅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