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军人刘裕的得势
刘裕在363年春天生于北府兵的驻地京口。其父是官府的下级书记官,一家贫困度日。更糟糕的是,其母好不容易生下刘裕,又因难产而死。其父面对饿肚子哭喊的婴儿,连雇乳母的钱都没有,不知如何是好之下,甚至几次想勒死自己的儿子。正好这时,刘裕的从母生下第二个孩子,不忍见此便决定亲自哺育刘裕。差点因为要减轻负担而被弃养的刘裕,这样的穷人之子,后来甚至做到皇帝,这在当时是谁都想象不到的事。
刘裕的祖先避西晋末年战乱,由故乡彭城来到长江南岸京口,可以想象他们就隶属于前述郗鉴的集团。前面已提到这些移民集团如何变成战斗力强大的北府兵。在北府兵淝水大胜时,刘裕已经二十出头,之前他有时务农,有时行商卖草鞋,拼命劳作以助家计,之后他加入了北府兵这勇敢的军团,选择了武人立身之道。贫家子弟以其豪胆和勇气迅速脱颖而出,首先是因为身处此军团,军团的发展是其发展的基础。
08.
孙恩起义
399年,刘裕出头的第一个机会来了。道教徒孙恩席卷浙江,北府兵出动镇压。
孙恩自称为“长生人”。他们中间若有人死去,便会异口同声地说:“贺汝先登仙堂,我寻后就汝。”他们相信只要遵从天师道,就会获得永远的幸福。有时候,他们会召开集体狂宴(与其说是宴会,不如说是集体进行的宗教实践、祭典),狂宴之中的宗教狂热又会迅速地在民众之中蔓延下去。而南方土著一直对从北方逃亡而来的贵族执掌东晋政权的做法多有不满,因此不只一般民众,南方土著的豪族之中也有相当多的人支持孙恩。就这样,他们的势力从浙江扩展到江苏,甚至威胁到了都城建康。
东晋命刘牢之率北府兵征讨孙恩,刘裕率领一个小队参与。即使是在劲旅北府兵中,刘裕的一队也是最勇敢的。特别是401年,孙恩的大军逆长江而上突袭京口,刘裕马上回军迎击,从而解除了首都和京口的危机。之后他又穷追孙恩,将之赶到海上。当然,刘裕的地位也在提升,他获得将军头衔,成为北府兵中很有影响力的部将。而且,他的部队最是“法令明整,所至莫不亲赖焉”。
09.
政变
402年,政局一变,桓玄率西府兵入都掌政。与桓玄妥协,让他入都的北府兵首领刘牢之被杀(据《晋书·刘牢之传》乃自杀——译注)。桓玄想削弱北府的势力,比刘裕辈分高的诸将多遇害,但一直定居在京口和广陵的北府兵很是团结,并不能轻易被瓦解。刘裕等一直在耐心等待时机。403年十二月,桓玄篡晋建楚国,这给予了刘裕团结北府兵竖起反旗的绝佳借口:“打倒篡国桓玄,为刘牢之复仇!”京口、广陵,以至首都和历阳(今安徽和县)的北府旧人暗中联络,准备起事。
404年二月,京口、广陵起事成功,桓玄的人被杀,旧北府兵归刘裕指挥,直趋建康。三月,桓玄弃建康西遁,五月被消灭。刘裕于是成为光荣的北府兵“总司令官”,他再兴东晋王朝,并对其极为拥护。这样的功绩无人可否定,要从头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身份低微的刘裕以及佐官级别的北府武将、书记官等人策划的政变。相对于东晋建立时贵族王导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事态发展到今天已完全不一样。四世纪过后,进入五世纪,主导权已归入军人之手。
10.
光荣之路
与刘裕一同起事的刘毅亦是豪杰,而他一直将刘裕视作竞争对手。刘毅有一点学问,同贵族也保持密切联系。这二人连赌博时都要相互较量,因为骰子是单还是双,刘毅红了眼,而最终还是刘裕猜对了骰子数。就如这故事所预示的那样,412年刘裕将统领原来西府军的刘毅消灭,国内再没有能跟他对抗的军人。
刘裕于是北伐灭南燕(410年),更远征长安,将其暂时夺回(417年)。以武力为基础而拥有无上权力的刘裕,也配得上皇帝的称号,禅让的剧目如例上演。420年,由一介贫民成长而来的武将,又戴上了灿烂生辉的帝王冠冕。东晋灭亡,宋朝成立,新的军事政权的诞生,对贵族社会亦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本文节选自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