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部长也提到一些新的点,比如像数据资产,谢谢王部长。最后回到郎秘书长,因为您是从行业视角来看问题,您有没有看到一些新的增长点呢?
郎学红:刚才各位嘉宾其实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二手车,2018年以来市场下行,协会在最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到今年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一直跟多个政府机构来推动二手车相关政策的调整,希望能够对二手车市场有一个非常大的改观和变化。
我们知道在主机厂的价值链中,实际上二手车是一个重要的一环,它关联着新车、汽车金融、出行业务,甚至是售后市场的外观件、易损件的零部件,都跟二手车息息相关,其实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无疑会对新车带来促进,会对汽车金融的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知道二手车还能够推动出行业务,因为出行的车的周转可以更快,由于二手车处置的便利、处置成本的降低,实际上对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主流业务都有非常大的变化。
由于汽车金融的创新和出行服务的发展,实际上我们也提到了未来会觉得使用权也是未来汽车的增长点。过去基本上我们汽车的消费都是产权消费,未来我们可以有更多的短期的融资租赁的产品,比如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它真正就是一个使用权,到了三年就会返还产品,这个产品就是我们批量的二手车,它是环环相扣的,而且出行业务更快,出行一年就可以返回,也可以提供我们的二手车,提供的出行服务也是一个使用权的问题。
除了刚才说的这些,今年疫情之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豪华车逆势增长,说明我们一些有消费能力的人群,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的品质。另外他们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所以未来汽车改装我相信也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也会是未来的增长点。
主持人:郎秘书长提出了几个新的,除了二手车之外,提出了出行、改装、豪华车,因为今天时间有限,第二个议题就是在这些我们看到的新的增长领域中,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几个大家共同的话题,新能源,大家一致认为是一个增长点,二手车也一致认为是一个增长点。像刚才沈总提到的和新能源相关、智能相关的,比如电池站、充电,这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还有比如说刚才所提到的出行平台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我们把这四个作为我们下一轮讨论的议题,新能源车、二手车,和智能相关、充电相关的新的电池系统或者是充电辅助系统,还有一个就是出行平台,请各位嘉宾看一下,在这四个大家都有共识的增长点中,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不一定仅限于金融,你认为你看到的增长点上,哪些问题包括政策、金融、消费、制度等等都可以,我们最后一个话题回到金融上来。
沈根伟:大家都会注意到最近有个消息,原来心脏的支架都是一万起步,但是一招标变成400,为什么提这个事情?因为我们上汽集团和我们旗下的公司从做汽车金融开始,一直是把二手车作为我们的未来,因为二手车是无组织的,是可以凭本事去做的,这几年过去我们发现中国的二手车市场跟30年前没有任何的变化,刚才我们各位谈未来消费的重点,都谈到了二手车,说明我们大家都有共识,但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好像没有一个二手车做得很大很大,为什么?关键刚才已经有到总讲到,不透明,太多的潜规则,太多的不规范,有一种感觉这个市场部是我们正值人做的,不是良家妇女能做做的,像我们比较正规一点的公司,很多事情我们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在操作的,我们只能眼睁睁地让他们去做,做不了。
所以我感觉这个市场,中国二手车的消费者,尤其是二手车金融消费者就像那个心脏病人用的支架,尤其是用了进口支架的消费者,很多钱是不应该花的,当然那些黄牛也有自己的委屈,我的价钱已经讲到最低了,一分钱也没有挣,只要能通过金融,来挣这个钱。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样?要挣的钱为什么挣钱部分到?不该挣的钱又挣那么多,我觉得问题是在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坦率地说我觉得相关部门在这方面不是太感兴趣,仅仅税收的事情,我们呼吁了十几年才落地,就这一件事情,但是透明的问题,首先从政府制订相关规范说起,怎么样能够让二手车的评估从车的维修,新车开了一米就是二手扯了,从以后的维修保养开始,可以借鉴一下欧美关于这方面很多的立法、很多规则,以后二手车买卖就成为一个很容易的事情了,但这个事情我们这些人没法干,只能靠政府,最后得益的是二手车的消费者。所以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二手车对GDP的影响没那么直接,所以贡献可能没有像新车那么大,我在这里要呼吁如果是想让二手车的角色像欧美一样重要,政府的干预、政府的作为非常重要,这几天当中二手车的比重从32%到了40%,过不了几天要到50%了,我们政府再不出手就太晚了。
主持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沈会长他们其实在二手车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知道您希望能有更多的规范和立法来确保二手车的透明交易、透明消费。谢谢沈总。
徐育林:二手车的市场,因为在做汽车金融公司,我也是做汽车做了30年,二手车在目前中国汽车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新车的价格基本上打的比二手车还低的情况下,只要中国这些烂的汽车厂、烂的品牌不产够,二手车的今天永远带来不了,尤其是沈总所希望的正规军,因为主机厂的车价是混乱的,二手车和一手车倒挂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只能是留给那些黄牛党去做,政府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等待。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新能源也好,二手车也好,金融也好,这个行业最大的一个问题,大家谈到车,车最大的问题就是残值的问题,我们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残值的评估体系,老的传统车残值没解决,现在又来了一个新的所谓电动车,低卖的电动车,这些车的残值怎么去解决呢?不要说把电池分不分开,这些车怎么办呢?残值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没办法去评估,就很难继续做下去,这是最大的一个痛点。
无论是整车厂来说,市场来说,做汽车金融来说,我刚才讲到的产品有所创新,我做保值回购的时候,最大的问题谁来对它进行评估,最后谁来为这个产品买单呢?是主机厂还是经销商还是第三方的机构,谁来买单都无所谓,关键是后面有人去承担这个职责,然后将这个产品打通,能够闭环地走下去,最后是有利于产业的整体发展,这也是在座今天所有参加这个会议的人所关心的,因为最后金融是要去支持实业的。
主持人:残值问题也讨论十几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办法。
姜东:还是得讲二手车,别的我都步态熟悉,接着沈总的话题,因为相对来讲我们不是主机厂金融,所以我们做二手车做得多一些,新车可能没那么多,或者比例上二手车会比较多,在过去很多年里面二手车金融其实是卖的一万块钱的支架,成本其实应该是700块钱的支架,但是区别在于在心脏支架领域一万到700的空间是厂家和医院分了,在二手车领域,1万到700的空间我没占上,全在车商那里,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我还是在脚脖子上,人家在头上,人家多挣钱跟我们没什么关系。这是对二手车金融的理解。
二手车交易,我觉得确实是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刚才沈总说的车况以及很多问题,但是实话实说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刚开始做的是代看业务,很多的互联网线索达到车商那边,帮助车商成交,我们抽佣金,但是我们发现最后把线索给到车商的时候,车商的很多车况存在着不透明的情况,有事故、有泡水,这时候我们互联网的平台就很尴尬。我们如果不帮着车商去促成交易,我就收不到佣金,我们帮助车商促成交易,我们就欺骗了消费者,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其实是很大的一些问题,所以导致我们每个月在工商的投诉就很多,客户买到事故车都找到我们投诉。
我以前也做过手机通讯,二手车的零售是我碰到过最难管理的事情,因为它不光是销项非标,进项也非标,供应链完全是非标的,所以其实在二手车销售的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们的员工,会对无数的流程去防着员工如何骗我的钱。你要想做,你就要面临一些问题,所以经过一两年的探索,我们在全国目前开了20多家卖场,每个卖场差不多80到100个车位,我们基本上做到大部分卖场都是盈亏平衡的,还是挺难的,我觉得比卖新车要难很多,但是确实面临着要进一步做大,就会有更多的标准化的东西,更便宜的资金价格去支撑业务向前发展,这是二手车行业面临的问题。
刚才沈会长也说,中国把二手车的税收降了,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降税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是因为前年我去了日本,有一个合作伙伴,他是日本最大的一个二手车的连锁店,全球应该是第二,日本二手车的交易税是8%,因为日本是消费税,安倍过两年应该把日本的消费税改成10%,所以日本的二手车,因为我最近没去,它可能到10%,如果消费税是8%到10%,对日本的税收贡献应该是非常大的,但是日本的车商为什么没有逃税?是因为木桶上所有的板子是一样齐的,当大家都交6%、8%、10%的税的时候,其实价格是一样的,但是中国的问题是哪块降到千分之五,最后还是有不交的,就会变成所有人木桶里面都会选择最低的板子来交税,所以我觉得这是问题,降税其实并不是最好的方案,因为你可能还是不统一,但是又对国家的税收缺少了贡献。
主持人:谢谢姜总,从政策方面到真正的管理层面,你刚才说要制订一系列的流程来看着自己的员工,其实这应该是一个非标品所产生的,无论进项还是销项,其实两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管好整个的流程,我觉得其实这是二手车非常大的一些挑战。
姚军红:我和前面嘉宾估计观点都差不多,因为我觉得今天的新能源需要有些技术的成长的迭代,它是需要时间的,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掉的。新能源在流通上我也很同意汇理徐总的观点,这个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这个东西无法确定值多少钱,金融工具怎么进来,无论是促流通还是促消费,它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障碍,所以新能源在我看来最大的看点依然在二手车,所以我还是想谈谈二手车。
二手车的核心问题确实是政策和法规带来的,我们几乎所有的政策和法规都在鼓励个体户经营,作为个体户他的视角一定是短的,他更关注今天、明天,今年甚至明年的时候,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关于二手车领域的乱象。企业什么时候能够站出来,我觉得这是二手车行业真正能从质的方向去改变的一个基础,我们有两个最核心的政策,税不公平,核心在不公平,不在于交多少,大家都一样,全行业都免税也一样,核心是以前个体户0,然后企业交2%,而且是车价的2%,是不增值的2%,这么大的悬殊基础上,所有人都去做经纪人了,没办法由企业来经营,只要有企业经营,哪天被抓到,你就是逃税,谁能冒得起风险,这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点。
第二,二手车压根就没有被识别为商品,我们这帮人搞流通,进货在法律上货压根就不是法律所能够支持和认可的商品,是资产,我公司拥有多少台车,车又不是拿来开的,是拿来卖的,但是拿来卖,不备法律识别为商品,几乎全中国很多二手车商,他们有很大的痛点,因为他们经营全靠民间借贷,即使有些企业在里面搞创新,给他们提供库容,也是因为法律存在漏洞,到最后这些搞库容的公司也经营不去了,在这个前提下企业怎么成长呢?企业长不出来,就是个体户,个体户量大,我们说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特征一定会呈现,不是几个人去坚守诚信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群体会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很不好的印象,它就抑制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抑制了消费,抑制了诚信,抑制了很多东西,这个市场就下去了。
沈会长最近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好消息,就是关于税收问题,我也同意姜总的观点,不在于是千分之五还是2%,在于公平,是不是能够把公平定义出来。关于二手车被识别为商品这件事情,法律意义上要被承认,只有这两件事情解决了,企业才能够被兼容各种各样的工具所赋能,标准化的管理,大家讲诚信的看长远的这些人才能被找出来,否则永远都是目光短浅的人得到了收益,其他人无法去看得更长远,这个行业也就不会好。
主持人:谢谢姚总,对政策的阐述和希望,遇到问题更加明确,下面请王部长,还是从OEM角度,从整个厂商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王保军:我只分享一点,在这两年整个过程中,作为OEM我们如何打通整个价值链去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实践,比如互联网共享出行的平台公司需要去投放一批车,但他又不想买车,我可能会找到姚总这样的大客户,姚总说买可以,但是我不想花钱,我有金融公司,这个车一年以后不是要退回来吗?没关系,我兜底,为什么我敢说呢?因为这些车用户是什么我知根知底,我们东风日产到目前为止应该也是行业唯一,我们有自己的参值评估系统,这个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给继续兜底,我是卖新车的,我有二手车公司,可以他拿走再处理掉,整个闭环我们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未来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当然这个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也在做这样的一些尝试。
主持人:一提到亟待解决问题,这一轮的时间超过了我的预期,大家提到很多很多不同的问题。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