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影视剧中,常能看到游走江湖、售药卖艺、施治行医的土郎中,过去对于这类特殊的群体,世人称之“走方医”或“走医”。因行医时走街串巷、手摇串铃、肩背药箱,又被称为“铃医”。此外,还有草泽医、游医、走方郎中等称谓。那时,这类行医者不入正统,社会地位低下,“人每贱薄之,谓其游食江湖,货药吮舐,迹类丐”。(《串雅·原序》)可这些走方医来自民间,“有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凭借一技之长解除黎民百姓疾患,深受山野乡民喜爱。
偏偏有人冲破世俗观念,冲破所谓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为他们著书立说,使其登上“大雅之堂”,这人便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赵学敏。
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时学儒,后承父学医从医,他博览群书,对医学尤专,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著述甚丰,先后撰写了《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祝由录验》《囊露集》《本草话》《串雅》《花药小名录》《升降秘要》《摄生闲览》《药性元解》《奇药备考》》等十几部医籍,现仅存《本草纲目拾遗》《串雅》两部。
在研学、行医中,他不拘泥于古籍古方,经常深入民间,收集疗效颇佳的奇方妙术。一次,他来到杭州西溪行医,遇到一位少年背生红瘰,他认为是虫咬所致,只用了一般药膏敷贴,但几天后红瘰不仅不退,反而更加严重。赵学敏另换药膏,仍无济于事。正当赵学敏一筹莫展时,一位邻居大妈让他用一种名为孔雀花的草药试一试,果然大见奇效。自此,赵学敏常常感慨“民间有高人”“偏方治大病”。
促使赵学敏真正重视起走方医,而后投入精力搜集整理其行医经验的,是他的一位族人,也是一名走方医——赵柏云。赵学敏在《串雅·原序》中云:“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远近震其名,今且老矣。戊寅航海归,过予谈艺。质其道颇有奥理,不悖于古,而利于今,与寻常摇铃求售者迥异。”赵学敏常向他讨教,并随其调查走访了大量的走方医。结合自己丰富的医药知识与实践经验,”赵学敏编著了《串雅》一书,让千百年来被正统医家视为“小技”的民间医药,派上了大用场。
《串雅》分内编、外编,各四卷,共集一千多条药方诊法,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完成。该书是历史上第一部有关民间走方医的专著。书中记录了走方医常用的内治、外治、杂治、顶药、串药、禁药、奇药、针法、灸法、贴法、熏法、洗法、吸法、取虫等治病手段,又介绍了有关药物伪品、法制、食品、杂品等情况,揭示了走方医所用的简便治法和药物炮制、作伪的内幕。这些资料的披露,不仅为研究走方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也为中医药学提供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赵学敏在《串雅》中继承了中医学“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书中记录的除蚤、灭虱、驱蝇、禁蚊等方法,实际上是消灭疾病的传染媒介;用佩戴、悬挂、烧熏药物等方法避“疫气”,实际上是防止病原体的感染。这种积极预防疾病的思想和他收集的这类经验,应该充分肯定。
难能可贵的是,赵学敏将视野投向走方医的具体实践,概括总结了其行医的指导思想。他在《绪论》中说:“走医有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能守三字之要者,便是此中之杰出者矣。”书中收录的多是具有便宜、灵验、简便等特点的单方妙方,皆是一代代民间走方医经验的结晶,易于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广大底层的穷苦百姓。
该书编写完成后,赵学敏之所以用“串雅”之名命之,是因为走方医“其术肇于扁鹊,华佗继之”,绝非“小道”,完全可登“大雅之堂”,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