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药帮凭借制药(饮片炮制、成方制剂)技艺在药业舞台上扬名立万,自成一派。归属于各地药帮的药工,将中药材加工为饮片和成药,既需要“手艺巧”,又需要“家什妙”。药工在炮制和制剂过程中所使用的“家什”——制药器具,如同兵家的十八般兵器,多种多样,功能各异。
制药器具的进化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对人体各种疾患具有治疗作用的药材。伴随着食材加工方法的持续改进,药材加工方法也不断有所进步。先民学会了使用火,随着实践活动的增多,又学会了使用简单器具和水、火对药材进行“炮炙”加工。
中医药界的“药食同源”之说,是指食物和药材有共同的来源,很多食材同时也是药材。正因为药食具有同源性,因此在加工方面,必然存在着大量的“药食同器”或“药食同具”现象。用于加工食材的许多器具,或者直接用于药材加工,或者经过某种程度的改造而成为更适用的药材加工器具。切割蔬菜的菜刀,被药工用来切制药材;舂米脱壳的石臼,被药工用来粉碎药材;蒸煮饭食的陶甑进化为木甑,被药工用来蒸煮药材。
自古至今,制药器具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长期进化过程。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列举了当时“合药所须”的十几种基本器具,包括秤、斗、升、合、铁臼、木臼、绢罗、纱罗、马尾罗、刀砧、玉槌、瓷钵、大小铜铫、铛、釜、铜铁匙等。就用途而言,其中既有计量器具、粉碎器具、切制器具,又有炒制器具、蒸煮器具、筛末器具、药料混合器具。就材质而言,其中既有木质、竹质、铁质器具,又有铜质、瓷质、玉质器具。就来源而言,其中有多种器具是由食材加工器具、食具移用或改造而来的。
唐代、宋代以后逐渐形成的各地技艺药帮,在不断积累、提高炮制和制剂技艺的过程中,改制或创制了多种多样的制药器具。各种文献资料中记载了各地药帮的制药器具,主要有:润药缸、浸药桶、笊篱、风选车、簸箕、竹筛、铁丝筛、毛刷、枳壳榨、药铡刀、药片刀、茯苓刀、药刨子、刮刀、锉刀、蟹爪钳、槟榔钳(螃蟹钳)、槟榔榉、药碾槽、石磨、研药钵、药杵臼(舂钵)、鹿茸加工壶、硫黄药柜、炉灶、砂锅、钳锅、铁锅、铁铲、香附铲、蒸笼、圆木甑、木火焙、烘箱、炆药坛、铜蒸罐、膏方挂旗勺、篦烘笼、泽泻笼、麦芽蒌、泛匾、搓丸板等。其中,有的器具属于多用器具,有的器具则属于专用器具;有的器具是各帮共有的通用器具,有的器具则是一帮独有的特色器具。许多器具看起来结构简单、外观朴拙,但药工用起来得心应手,借助它们可将药材加工成各种精细的饮片和成药。
药材切制器具
切制是药工使用各种切削器具将药材依其性质或医疗需要加工成片、段、丝、块等形状的过程。切制药材的目的,在于充分析出作为饮片有效成分的气和味,同时便于在炮制过程中进行煎煮或拌炒,便于液体辅料渗入饮片组织内部以增效减毒,便于干燥、贮藏和制剂时进行称量。切制形状和规格主要视药材品种而定,如天麻、槟榔切成薄片,泽泻、白术、葛根切成厚片,白茅根、麻黄切成段,桑白皮、枇杷叶切成丝。药材切制是为各地药帮“长脸”的一项技艺,最近几十年经常被用作药工技艺比赛或技艺表演项目。
秦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一书中,出现了“削”“斧斩”“剖以刀”“剡”“细切”等药材切制用语。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先后出现40多处有关“切”的加工提示。这说明,切制作为药材的一种加工方法在东汉时已经被普遍采用。
各地药帮所使用的药材切制器具主要有药铡刀、药片刀、药刨子、药砍刀、药劈斧。其中,药铡刀是使用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切药刀具。一说到切药刀,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药铡刀。药铡刀由农民使用的切草铡刀改制而来,又称为铡药刀、药铡子、扳刀,通常简称为药刀。其基本结构包括刀片(刀叶)、刀柄、刀床(刀桥)、刀脑(刀鼻头)、刀销和木制底座。刀片由铁匠炉以精钢锻打而成。刀销将刀脑、刀片和刀床连成一体。大部分药铡刀的刀柄朝上,很像老虎翘起的尾巴,所以药工常把切药戏称为“扳老虎尾巴”。
药铡刀切药图(清代)。
药号、药铺里的切药工,大多使用固定在桌案上面的药铡刀。走村串屯的流动切药工,通常将药铡刀固定在长条板凳的一头。切药时,切药工靠近药刀斜坐在板凳上,一只手将刀柄抬到适当高度,另一只手紧握药材将其放置在刀床上稳稳地推送,握刀柄的手有节奏地拉压木柄,两手协调配合,就可以将根和根茎类、皮木类、全草类等各种药材切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药铡刀可用于切制横片、斜片、直片、平片,也可用于切丝、段。
药刨刀又叫药刨子、药刨,其结构类似于木工的刨子。建昌帮在明末清初时期独创的药刨刀习称雷公刨。雷公刨适合刨制长、斜、直、圆等各种形状的饮片,主要有药斗加压刨法、手按刨法、压板刨法、长斗刨法等四种操作方法。刨片片型均匀美观,片张可厚可薄、可大可小。有些药料使用雷公刨的切制效率高于药铡刀,因此建昌帮的一些药号、药铺还配置了专门操作雷公刨的刨药工。
为了适应不同药材的切制要求,各地药帮创制了一些专类、专项切制刀具。药劈斧在外观上与木工斧头相像,可以将动物骨骼类、木质类药材劈成块或厚片。耪刀是在木柄上平行镶嵌多个锋利刀片的一种刀具,又叫做镑刀、耪刨、蜈蚣刨,主要用于切削动物角类药材,如羚羊角、水牛角、犀角等。操作时,将软化的药材用一只手握住或用钳子夹住,另一只手持耪刀一端,来回拉动将药料耪成极薄的饮片。建昌帮独有的茯苓刀、麦冬刀、山药刨,是用于切制加工茯苓、麦冬、山药的专门刀具。
特色制药器具
江西的樟树帮和建昌帮是炮制和制剂技艺受到充分关注、制药器具见诸文字较多的两个药帮。由于各地在生产和交易的药材品种、制药技艺传承渠道、民众用药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药帮都有饮片炮制和成方制剂的长项或代表性产品,同时也创制出一些独有的制药工艺和相应的制药器具。其中,江西建昌帮流传下来的特色制药器具较多。
枳壳作为药材,是指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各种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江西是枳壳的主产区之一,每年7月果农将果皮尚绿的酸橙果实采收下来之后,药工们便开始不舍昼夜地进行炮制加工。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增加饮片美观程度,建昌帮药工创制了枳壳压挤定型的专用夹具——枳壳榨。枳壳榨的外观就像一架木梯子,固定在木制底座上的两根直立木方是榨柱,榨柱从下到上镶嵌着十来根能够在滑孔中略作移动的榨板。药工首先将绿皮酸橙果实横切成两半,风干或微火烘干,亦可将其放在沸水中浸泡2小时,捞起装入麻袋闷透;然后,挖出半干果实的瓤,向内对折,用手捏扁,一个一个叠起来装入枳壳榨的两根榨板之间,使用木楔子调整两根榨板之间的距离,适度压紧成摞排列的枳壳;一昼夜后,取下已经定型的枳壳,使用药铡刀进行切制,将其切成枳壳人字片。
建昌帮炮制的枳壳人字片。
建昌帮专用夹具枳壳夹。
以根茎入药的植物药材,净制加工时易因泥土、绒毛、细须根而污染工作环境。建昌帮创制了竹笼撞毛器(又称为泽泻笼),用于处理泽泻、香附、狗脊等根茎类药材。竹笼撞毛器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纺锤形长竹笼,中间粗两头细,中间部位的粗竹竿装有吊起挂钩,挂钩旁边是装料的方孔和竹盖。操作前,整个竹笼用布单完全包裹起来,以免灰屑、毛茸外溢。药料装入竹笼后,竹笼两端各站一人,来回推拉吊挂起来的竹笼,使药材与药材、药材与竹笼内壁的粗糙面互相碰撞,去除药材上附着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药工有时还在竹笼中放进一些碎瓷片,以提高碰撞、摩擦的效果。(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于立伟 北京中医药学会)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