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餐饮业在“蹒跚”中回暖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从来都不缺少市场。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餐饮业却成为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
得益于昆明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除2020年初昆明餐饮行业延迟开业外,全市未出现大规模歇业、暂停堂食的现象。但因客流减少、营业额下降,经营成本上升,昆明餐饮业的经营仍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正在“蹒跚”中回暖。
昆明餐饮业正在回暖
现状:客流减少营业额下降成本上升
在对昆明一些餐馆的走访中了解到,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客流量减少、营业额下降及防疫、房租成本增加等方面。
客流量减少是昆明餐饮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不管是在商场、写字楼里的店铺还是开在居民区的店铺,餐厅负责人都表示,因客流量下降带来了营业额的减少。位于云师大附中旁的和顺食府老板说,学生是他们主要的客源,疫情以来学生出校的机会减少,他们的客流量也随之减少,餐馆的营业额下降了约30%。现在疫情缓解后客流量有所恢复。
对餐饮业来说,营业额下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资金链的断裂。餐饮业有自身的经营特性,一是‘产销同步’,即制作、销售、消费几乎是同时进行;二是‘劳动力密集’,员工工资支出具有刚性。”昆明一家本土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说,餐饮业是非常倚重现金流的行业,如果收入断流,工资、房租等固定支出便成为巨大的压力。
除客流量减少的直接影响外,很多餐厅在卫生方面下了更多工夫。川拾酒餐厅的领班告诉记者,疫情之后对餐厅的消毒及员工的健康状况要求更为严格,他们在这一方面投入了更多时间和金钱,疫情防控的成本上升。
为帮助零售业、餐饮业等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今年3月,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随后,省商务厅又印发了《促进餐饮业零售业等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政策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出台降低疫情防控成本、降低平台费用、扩大营业中断损失保险覆盖面、鼓励餐饮企业参与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建设等扶持措施,以纾困解难进一步促餐饮消费回暖。
然而,房租、物价的上涨是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虽然省商务厅出台的《指南》中明确,2022年对省内承租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租金,但对于大部分承租私人房屋及商场商铺的餐饮企业来说,房租上涨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和顺食府的老板说:“我们租的房子是私人的,人家涨房租政府也管不着,也就只能自己扛着。”开在昆明一家商场内的过桥米线店也表示,商场没有给他们提供房租减免的优惠。
昆明餐饮业正在回暖
餐企:主动出击“自救”期待政策落地
面对疫情带来的经营压力,昆明餐饮企业大多选择了“自救”的方式,但没能及时知晓政策帮扶信息是个难题。
线上平台成为了餐饮商家们“自救”的主要方式。在采访中,记者经常看到“外卖小哥”穿梭于各个商家之间,走访的上述几家餐饮企业全都入驻了美团、饿了吗等外卖平台。很多商家也表示外卖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受限于“现做现吃味道更好”餐食特点,外卖仍没有成为大部分商家的主要经营方式。
昆明饭店线上生活过桥米线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还是以堂食为主,过桥米线不容易外带,所以点外卖的人也不多。而为应对客流量不足的困境,线上生活过桥米线则是探索出了新的模式,即通过抖音宣传以吸引新客户。“我们不仅每天都会拍摄门店的视频上传,还会在抖音派发优惠券,这些方式成功吸引不少新顾客前来就餐。”如今,他们的生意已经恢复到与疫情前相当的状态。
然而,不管这几家餐饮企业是选择主动出击进行“自救”,还是默默承受熬过这一段困难时期,他们都对政府颁布的各项帮助餐饮业纾困的措施了解甚少,既没有参加过线上培训班,也没有申请过房租减免、金融支持等。
餐饮企业没有积极参与政府的纾困行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二是餐企对于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的担心。处于商场和写字楼的餐企往往可以通过商场的宣传来获得政策的最新资讯,而位于社区的小微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就十分有限。
昆明餐饮业正在回暖
开在小区楼下的一家牛肉拉面馆的老板表示,平时忙着店里的生意,如果不是想起来特意去搜索相关新闻,他很难知道政府颁布哪些政策,也不知道如何申请各类补助,他希望社区应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
而在商场的一家餐饮企业负责人则表示,虽然商场工作人员会向商家宣传相关政策,但她认为申请程序很复杂,而且提交申请之后还需要层层审核,有很多家餐饮企业一同竞争,最终可能落不到自己头上,她觉得“求人不如求己”,还是自己想办法更踏实。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云南为帮扶餐饮行业纾困颁布了多项措施,已经为行业纾困创造了充分的政策环境,但如何让政策实打实落地见效,让餐饮行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享受到政策福利则是个问题。拓宽餐饮企业了解各方政策的渠道,将“自救”与“帮扶”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有效帮助昆明餐饮业持续“回暖”。
来源:云南网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