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对所有品牌或者餐饮创业者来说,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想尽办法让消费者记住自己”。
不论是靠“烤肉蘸麻酱”霸榜北上广深的西塔老太太,还是号称“1800万一家店”刷爆小红书的中式茶饮新晋品牌“顽徒”,亦或者频频靠“自黑”承包热搜的蜜雪冰城……这些品牌都在告诉消费者“我们很不一样”,所以说,没有过气的品类,只有不努力的品牌。
而实现品类差异化的方法大概有三种:
第一、瞄准“小众品类”。从去年开始流行的海南糟粕醋火锅、被瑞幸带火的椰乳奶茶、“露营风+咖啡/烤肉”等等,它们的走红都是敏感地捕捉到了微小的流行趋势,然后快速行动,享受了品类的时间红利。
第二、老品类升级。去年开始流行的泰式大排档、韩国大排档等,就是在原有泰餐和韩国料理的基础上,通过场景创新、产品升级的方式,激发了消费者对异国料理的热情,带动了一波流量。
第三、品类微创新。6月北京重启堂食的当天,笔者常去的“破店”北京首店不出意外的开始排队,凭借着“秀场+海鲜+东北烧烤”的微创新,破店坐稳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排队王,在内卷激烈的烧烤市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
今年的这波疫情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餐饮不是刚需,菜市场才是”。当疫情发生的时候,餐厅可以关门,但菜市场必须开着。
所以餐饮人们必须清楚两点,第一, 餐饮并非不可替代, 因为还有菜市场和预制菜;第二, 未来没有长红的品类,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认知的餐饮人。
餐饮人必须打破“认知围城”,举个例子,当抖音上还有不少餐饮人在评论预制菜“如何毁掉餐饮行业”时,已经有不少品牌完成了工业化的改造,开始享受着标准化带来的红利;当有人说餐饮应该追求“烟火气和氛围感”的时候,殊不知有不少餐饮品牌已经把自己的店朝着“小店、小桌、小份”的模型调整。
过去半年,餐饮行业的残酷性表现地淋漓尽致,而未来几年,餐饮大概率仍会很难,大洗牌在所难免。无论是即将入场的餐饮小白,还是仍然在坚守的老餐饮人,一定要看清行业走向,对于变化快速调整,持续保持进化的能力,才能做到“适者生存”,最后方可“剩者为王”。
来源:红餐网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