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肠、肉罐头大家都吃过,各种方便食品再怎么出新,它们的销量一直稳步增长,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双汇,一家独大,市值1600多亿,其他厂商只能望其项背。
如果时间回到十几年前,格局却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北双汇南雨润”双头鼎力,雨润战斗力极强,在双汇的大本营还抢下了30%的份额,雨润的老板祝义才一度成为江苏首富。
很多人感慨,如果他一直坚持干这个,至少也能和双汇旗鼓相当吧,但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如果”,现在的雨润啥情况呢?
上个月,南京中院裁定受理了雨润控股的重整申请,没过几天,又传出消息,雨润旗下的中央商场拖欠巨额工程款。
两家上市公司都在退市边缘,处境艰难。今年早些时候祝义才写了篇文章,标题叫《雨润能逃得过破产的厄运吗?》,可能他自己最清楚雨润面临的难题吧。
千亿级别的公司,创建艰难,消解却可能只是源于一瞬间的想法。
安徽桐城因为适于种植油桐而得名,交通发达,七省通衢。但在历史上桐城更以“文都”闻名,方苞、刘大櫆为代表的桐城派在文学史上地位显赫。
最近这几十年,桐城也特别生产富豪,比如国轩高科李缜、金大地陈淮军、中辰张伯中、香港船王桂四海、盛运股份开晓胜等等,不少都是富豪榜的常客。
祝义才也是桐城人。
据说他早年聪慧,10岁能通读《三国演义》,因为家里比较穷,他只好半工半读,直到21岁才考上合肥工业大学。
不过那是1985年,大学生很金贵,村里放鞭炮庆祝了好几天,家里凑不出学费,亲戚卖了鸡,才给他凑齐50元学费,剩下的就得靠他自己了。
艰难读完大学,毕业后祝义才被分配到了安徽省交通厅下面的一个海运公司,结果没领几个月工资,公司就关门了。
体制内是进不去了,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经商。
因为在海运公司干过,祝义才很熟悉水产贸易,认识了很多水产出口贸易的公司。
当年最好赚钱的方式是什么?靠信息差。
他的第一桶金就是怎么来的。
当时安徽刮台风,桐城水产行业没货卖,广东的海鲜却卖不动,于是祝义才就开始倒腾海鲜。
第一次结款的时候,祝义才就惊到了,居然赚了10万块,祝义才辞职之前一个月才挣200元工资。
既然能赚钱,他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干,口碑也不错,赊账讲信用,订单越来越多。他一个人干不完,就从老家带了一大批人一起干。
第一年结束,算总账,营业收入9000万元,净利润480万。
什么出身啊、阶层固化啊,不存在的,底层出身的祝义才一年时间通通打破。
倒买倒卖虽然赚钱,但祝义才觉得这行业不稳当,决定再去找个靠谱的实业做做。
当时国内的高温肉制品,如火腿肠、午餐肉之类正风靡全国,上马就能赚钱,但是厂家太多。
祝义才出国考察了一圈,发现西方流行低温肉制品,国内没有这类产品,是一个可以开发的新大陆,于是,他立马找到了南京市,获得了一大堆的支持政策:
他先借了南京食品罐头厂的一部分闲置厂房,上马低温肉食品的生产线。后来南京当地的银行给贷款,引进了美、欧、日的设备,建了10 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雨润低温肉类食品从此诞生,一上市就卖断了货。
1993年,他又在合肥市投资450万元,建起了国内首家机械化生产低温肉制品的企业——华润肉食品加工厂。
靠着这几个厂子,1995年,雨润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亿元。
1996年,南京罐头厂面临改制,祝义才觉得机会不错,领导们都同意他收购,毕竟这厂子有7000万债务,是个麻烦事,有人接盘多好。结果工人们不干了,他们主要担心铁饭碗没了。
他们的抵抗也是实实在在的,堵门,给祝义才寄夹着子弹头的恐吓信,一群职工隔三差五去市政府散步抗议,一些离休干部联名写信上告中央……
反正能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但这种事也好解决,祝义才承诺绝对不裁员,反对的声音没了一大半,等工厂运转起来,工人发现工资还多了,立马踏实了。
收购了这个国企,祝义才投入了1.2亿做改造,结果当年销售额就比之前增加了一个亿,差不多当年就把成本收回来了。
一看这路子可以,祝义才一口气收购了安徽阜阳肉联厂、四川内江肉联厂等25家濒临破产的国企,销售额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到2003年已经突破了62亿。
有钱就爱折腾。
买了不少厂子,祝义才顺带着低价买了不少土地,当时正赶上房地产浪潮,他就有了干房地产的心思。
2002年,他成立了江苏地华,又花了2300万元收购了一个国有地产公司,成了地产新军。
前两年确实有声有色,钱没少赚,在“2004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中,祝义才成了江苏首富。
形势一片大好,继续使劲干吧。
于是祝义才开始计划进军商业地产,他瞄准了有国企背景的上市公司中央商场。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