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值税发票到防疫优惠政策,借助一系列税收政策的利好,企业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的违法行为逐渐增加。
一位地方税务系统人士向记者透露,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停工停产,生产经营困难,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税收政策,国家分别出台了不同的政策,但为了享受最大程度的减免,企业在申报免税销售额项目,存在虚假纳税申报的可能。
截至目前,税务局共对1859户违法企业实施立案检查。记者了解到,“金税三期”上线之初,通过以票管税确实减少了企业偷税漏税现象,但此次疫情后,由于经营状况受影响,企业借虚报交易数额而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现象逐渐增多。
“对于这部分企业,税务局将开展重点稽查,特别是对于持续到年底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税务局将严查企业利用政策漏洞变相偷逃税费。”上述人士表示。
严防骗取防疫优惠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和经济发展,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自2月份以后,发布了一系列减免企业相关税收的优惠政策。相比一般人纳税人的政策,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减免,效果更直接。
比如,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政策的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2020年底的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生活服务业纳税人在复工复产中给予进一步支持等。
普华永道中国间接税服务主管合伙人李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规模纳税人作为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市场主体,从解决就业的角度看,其发挥的作用更大。目前政策对一些个体工商户允许其暂缓缴纳当期的个人所得税,并实行简易申报方式,都有利于帮助企业快速恢复生产。
然而根据税务局的稽查,目前这些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却发生部分企业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的违法行为。
从税务总局的通报看,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后,河北省税务局通过大数据研判,发现石家庄市97户新注册登记商贸企业在疫情期间频繁开票。
经过分析,这些企业的注册时间集中在近3个月,注册区域集中,法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发票领购人员高度重合,且企业存续时间短,领购发票后存续时间只有1至2个月,开票后立即走逃失联。由此,税务局判断其有利用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虚开发票的重大嫌疑。
某二线城市税务系统人士向记者坦言,一般情况下,新注册的公司在税务局领取增值税发票后,会集中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把发票全部开完,有的数额高达几十亿,在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这些新公司的销售增长特别快,这些异常行为,可以作为企业虚开发票的一个线索”。
资料显示,上述案例中企业涉嫌虚开发票2331份,涉案金额2.1亿元。对此,多位地方税务系统人士反映,疫情开始之前,暴利虚开增值税发票是税务稽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4月份以后,随着各项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的落地,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将取得的应税收入填列在申报表的免税销售额项,进行了虚假纳税申报。“预计接下来,税务稽查将对虚假纳税申报进行重点稽查。”
甄别真实交易
相比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对税收贡献的作用更明显,随着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违规案例的增多,涉税信息共享变得越发重要,特别是第三方机构和各支付平台与税务机关的联动,将有效降低违法案例的发生。
上述税务人士分析:“导致虚开增值税发票增多的一个原因也是买卖双方各项交易信息的不公开,企业从注册公司到公司业务的真实交易数据,税务部门很难一一核实,只有企业发生交易异常时,稽查才能精准甄别。”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采访时说,虚开增值税发票的企业,一般会在初次领取发票后短期内集中顶额开具发票,然后再申请增量增值税发票,对于类似的企业,可以通过比对他们的公司账单和进项发票等进行核实,比如说有没有人工费、水电费等经营性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未来税务部门将对三类情况进行严厉稽查。
一是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假企业”,二是没有实际出口只为骗取退税的“假出口”,三是没有具备条件只为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的“假申报”行为。
施正文则建议,要打击企业违法违规操作,应该限制现金交易,这样金融机构可以掌握全部交易信息,必要时可以共享给税务部门,加强税务稽查。
记者了解到,3月中旬开始,税务局就已经开展打击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截至5月底,共移送公安机关1658户,抓捕虚开发票犯罪嫌疑人734名。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