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任正非,很清醒!
编辑:创业致富招商网 时间:2021-11-01 点击:
任正非没有畅想美好未来,反而忧思重重,逆人性的去考虑“失败”。
任正非的第二个心术,可能违逆了很多人,那就是他不断强调向美国学习。
不管是孟晚舟,还是余承东,抑或是其他人,如果没有把握住任正非的心术,那么华为可能不再是那个华为了。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不用回避夸赞任正非的。
10月25日,“孟晚舟上班”登顶热搜。从流传出来的小视频看,孟晚舟受到同事们的热烈欢迎,其中有人送花,也有人送上拥抱。这位任正非的女儿,重新回到了华为的岗位上。
也是这一天,任正非过生日。不知不觉,任正非已是一位77岁高龄的老人了。在77年中,他差不多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华为身上;而三十余年风雨,华为渐渐成长,也陪伴任正非走过。
细思一番,这位统领华为的老人,有着别具一格的“方法”。他不像马云,能在缺钱少粮时画下激动人心的大饼;也不像雷军,频频在舆论场中下场替公司代言;更不像王健林,扬言一个亿只是小目标。外界所能知道的,似乎只是这位老人不厌其烦地反复表达自己的悲观态度。
这位不厌其烦表达悲观态度的华为统领者,尤为醒目的是,在排外舆论不断高潮自嗨化中,依然反复强调要向美国学习,要开放学习。他表示,美国的自由允许个人胡说八道,这种冲突不知什么时候就可能产生井喷,“任何时候都要虚心学习”。
那么,他为什么如此一贯的悲观呢?为什么不断表示要向美国学习呢?结合华为的成长史来看,两者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说到底,这就是任正非统领华为的“方法”,只不过这种方法比较独特,更像一种“心术”罢了。
问题在于,随着老人的渐渐老去,还有人能延续这种心术吗?回到华为的孟晚舟,能不能会不会承接上这种内在传承呢?
01
不断强调未来悲观
任正非的心术,可能令很多人很多企业都想不明白,它的起点是一种悲观的态度。
2000年,华为利润已经高达20多亿,在全球范围内都崭露头角。但此时任正非对形势的判断却非常悲观,他发表的《华为的冬天》开篇就说:“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任正非没有畅想美好未来,反而忧思重重,逆人性的去考虑“失败”。“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这是任正非在“蓄意”打击华为员工的干劲吗?这是任正非“蓄意”筹划未来转移责任吗?
都不是,任正非自己给出了答案,“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也就是说,只有做好时刻做好迎接失败的准备,才能活得久一些,久一些而已。
在我看来,这种悲观正是一种管理心术。作为企业的统领者,悲观不仅不是消极能量,相反是一种更具主动性进取性的能量;因为它更容易激发行动。
态度的悲观和乐观在开头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种态度导向的行为的质量;乐观也可能导致自满自嗨,荒废懈怠,被人淘汰;悲观也可能带来拼搏动能,去化解,去成功。
任正非给华为员工提供了一种“确定性”,未来悲观的确定性,这正好回应了人性厌恶不确定性的天性,激发了大家的行动欲求。也正因为如此,华为整个团队才都知道要“采取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任正非完成了对华为核心共识的一次大统领;唯其如此,才是一种“心术”。
02
不断强调向美学习
任正非的另一个心术,违逆了更多人的情绪,那就是他不断强调向美国学习。
但正是这一点,却让华为有了一个始终模仿学习乃至超越的具体的对象。没有陷入自我想象,没有陷入闭门造车,没有陷入失落沉沦,而是一点点慢慢的学习进步超越,最终持续的发展。
归根到底,任正非是认识到了“卡脖子”问题的根源,认识到了“科学和技术在支撑美国”。
9月,任正非签发的文章《刘亚东:我提出“卡脖子”问题三年了,许多人还不明白,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指出,很多核心技术被卡了脖子,这只是表象,实质是基础科学大幅落后于美国。当前,美国在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对其他国家拥有碾压式优势。
在这个问题上,任正非不仅没有耍花枪,唱高调,反而直接标出了学习对象。他是在告诉华为员工:事情就是这样的,我们要承认,未来我们就是要做到那样,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这样学习。这是最终的效果,这就是最终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说这是一种“心术”。
要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绝没有捷径可走。当然,美国是走了“捷径”,但那是希特勒把一流科学家驱赶到了美国;回顾当前世界,看不出历史会重演的可能。即使可能重演,作为企业的统领者,也不能把重心放在这种意外的可能性上。因此,闷头发展才最重要。
任正非为华为员工树立标出了一个具体的学习模型,他相当于在告诉员工,就是这么去做,就这么简单,去做就好了。这就是心术。从这里开始,员工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该怎么去做,同时还知道了未来是怎样的;这样的企业不成功,什么样的企业会成功?
在这个意义上,任正非完成了对华为员工行动上的一次大统领;这是“心术”的延伸。
03
不断强调开放进取
任正非的心术,不是情绪情感的畅快淋漓乃至自嗨高潮,而是始终谦虚中的开放包容进取。
8月,任正非签发的文章《华为到该炸掉研发金字塔的时候了》指出,华为研发体系存在诸如专家能力缺失、沟通成本高、效率流程落后等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从心术的角度看,就是始终开放包容进取。
他表示,“我们要坚决走开放的道路,决不闭关自守。只要有条件,我们要坚决与世界先进公司开放合作。”“我们一定要开阔思想,多元化地构筑基础,避免单基因思维。”唯其如此,任正非才能让华为员工认识到,封闭是原地吃老本,封闭是自寻死路;这是一种行动式心术。
首先是开放,要跟国际接轨,比如甚至反过来尊重吸引发达国家的科学人才,9月时法国数学家洛朗·拉福格就加入了华为法国团队。
其次是包容,给人才吃饭吃好饭,“对于长期研究的人,我认为不需要担负产粮食的直接责任”。
最后是进取,2020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1418.93亿元便是明证。
这种心术,不是拿一个标准衡量一切,以对待人才为例,任正非就强调,“不要教条,不要拿一个标准来筛选”。反过来讲,唱高调就可能导致标准绝对化,容不下那些偏爱基础科研的不合群的“偏执狂”,但恰恰可能是他们才是科研创新的主力群体。
三十余年成就了现在的华为,三十余年也将任正非的心术锤炼得更加炉火纯青,不知道这把火种会传递到谁的手里。不管是孟晚舟,还是是余承东,抑或是其他人,如果没有把握住任正非的心术,那么华为可能不再是那个华为了。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不用回避夸赞任正非的。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