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岗贡茶”,该产品系采用无农药、无公害、无污染的“生在高山上,长在云雾中”之茶树细嫩芽叶精制而成,产品形美质优,其外观精巧玲珑,茸毫显露,内质香气高锐持久,汤色澄亮明碧,滋味醇味鲜夷,回味甘甜悠长,含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云雾绿茶之精品。
贡茶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直至清代封建制度的寿终正寝,贡茶才随之消亡。悠悠数千年,贡茶对整个茶叶生产的影响和茶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贡茶的缘起与封建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贡茶与其它贡品一样,其实质是封建社会里君主对地方有效统治的一种维系象征,也是封建礼制的需要。贡茶制度是中国封建礼教的象征,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贡茶是古代朝廷用茶,专供皇宫享用。 贡茶起源于西周之初,迄今已有3100年历史。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将自己的一位宗亲爵封于巴,巴地是一个疆域不小的邦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华阳国志·巴志》)。这是中国名茶最早作为王侯向天子晋献的贡品的记载。但这仅仅是贡茶的萌芽而已,既未形成制度,更未历代相沿袭。
综观宫廷贡茶史,唐代帝王对中国茶业的发展贡献最大,如贡茶、清明茶宴、茶税、宫廷茶具、茶马交易、宫廷茶风等,多是这一段时期创造。宋代贡茶的品位大大提高,出现龙团凤饼。至清代,帝王茶事虽则兴盛,然多着眼于口腹之欲,文化品位与前朝不可同日而语。
贡茶初始,只是产茶地的地方官吏征收各种名特茶叶作为土特产品进贡皇朝,属土贡性质。自唐开始,贡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土贡外,还专门在重要的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直接管理,细采精制,督选各种贡茶。但无论是土贡,还是官营的御茶园,贡茶制度实质是一种变相的“税制”。这种贡茶制度,无偿勒索,给茶农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这就是贡茶制度的消极作用。
贡茶生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上层社会的饮茶具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因此,历代茶书中,贡茶内容的比例是很大的。许多茶书的写作动机也与贡茶有关,如陆羽《茶经》中不少地方都涉及到宫廷茶事和贡茶的制法。不仅如此,《茶经》的写作也与贡茶有密切的关系。陆羽出生湖北竟陵,足迹遍及广大茶区,最后驻足于浙江北部,在当时著名的贡焙附近,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这绝不是个偶然现象。
茶叶一旦成为贡品,便自然产生了上层阶级的饮茶风俗,它不仅讲究品饮的精美化、技艺化,而且更赋予饮茶以一定道德内容。并与民间“习俗”相沟通,使饮茶真正在文化意义上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核。这种文明、雅俗间的交流和互补使中国茶文化显得丰富多彩。 贡茶,从文化角度来看,其本身就是一种礼的形式,这种礼就是政治之礼,由献茶称臣的君臣关系中,自然体现着尊敬、虔诚等思想内容,同时还逐渐衍化出谦让、和平、互祀的意蕴。正因为如此,皇帝也将纳贡之茶用于一系列的礼仪之中。
皇帝以茶赐臣,体现了天子的“恩泽”,臣僚献茶显示的是“忠心”。宋代贡茶品类大增,建州官焙所出之茶,极尽繁荣之态,制茶有等级,入贡为御茶,分配也以官品而定。杨亿《谈苑.建州腊茶》;“龙茶以供乘舆,及赐执政、亲王、长主;余皇族学士、将帅皆风茶;舍人、近臣赐京挺、的乳;馆阁赐白乳。”这种规矩,表明了森严的封建等级的礼制,其严肃性丝毫不可破例。大臣们对所得的茶十分珍重,“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王禹偁《龙凤茶》)显示贡茶的高贵,也常将贡茶敬奉双亲,以示孝道。
贡茶不是一个从下到上的单向聚集过程,而是一个上下交流的循环系统。对贡茶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判断上,而应当更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剖析这一系统的内部构成和循环机理,其研究意义也许会更大一些。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379 宣传人民健康生活和健康产业的权威媒体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