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中国 > 中医文化 > >

小医简 大药方——探秘武威汉代医简

发布时间:2025-01-11
来源:中医健康平台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昌明。岐伯医学、皇甫谧针灸医学、敦煌医学等构成了甘肃古代医学的“根脉”,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1972年兴修水利时,在河西走廊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镇下五畦村旱滩坡,村民王泽发发现了一座东汉古墓。该墓出土医药简牍92枚,其中简78枚、牍14枚,是简牍学中最有保存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之一。特别是在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方面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医简出土于武威,著书于汉代,因此被称为“武威汉代医简”。

武威汉代医简记载了植物、动物和矿物药100余种,治疗方剂30余首,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和其他领域,是以介绍中医药方剂为主的珍贵史料,其中大部分列出了方剂的名称、病名或药物、服药方法及用药禁忌等。在方剂剂型方面,记载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滴剂、栓剂等。在用药方法上,记载有如米汁饮、酒饮、豉汁饮等内服法。有如敷目、塞耳、灌鼻、塞鼻、涂之等外治法。在针灸学方面,简牍记载了用针方法及禁忌等。

如今,经过众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武威汉代医简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注解》《武威汉简医方今用》等专著多部。这些成果得到了文献考古和中医药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全方位、深层次展示武威汉代医简理论精髓和临床实践价值的重要文献。

近年来,据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方药研制的“袪寒逐风合剂”“清热逐风合剂”等院内中药制剂,因疗效确切而在甘肃省调剂使用。“袪寒逐风合剂”被评为“陇药名方”。随着这些古方在现代临床的应用,“武威汉代医简”这颗璀璨明珠,必将惠泽今天的人们。(郑访江 张宏武  甘肃省中医院)

注意:本文所涉及项目投资金额、加盟店数量、招商地区和经营模式等相关政策,请以最新咨询为准!我们建议您在 【留言板留言】 或致电咨询,您即可与企业免费通话并及时获得项目最新动态!
在线留言,商家将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