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中国 > 中医文化 > >

大儒朱熹论中医药

发布时间:2024-08-31
来源:中医健康平台

      朱熹像

宋代理学兴起,标志着传统儒家学术的更新发展。理学家如程颢、程颐、朱熹、张载等对思想界影响深远。理学吸收了佛道的一些思想,在哲学理论和思维方面有深入的发展。同时,理学家们也关注生命与医学,对养生思想有一定贡献。著名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即是代表之一。

朱熹医学知识丰富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去世后谥“文”,世称朱文公。他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当时的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他曾任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曾为宋宁宗讲学。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朱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家,对医学也颇有研究。据记载,他曾研读过《黄帝内经》《难经》《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诸病源候论》等医著,曾经评述说:“《素问》语言深,《灵枢》浅,较易。”对《黄帝内经》两个组成部分的文风作出准确的评述。

朱熹曾与多位医家交往,从往来文字中也可以看到他对医学的认识。他写有《送夏医序》,是为医家夏德所著的《奇疾方》写的序言,其中评价夏德的医学知识“皆据经考古,而未尝无所自也”,并批评“不师古而自用”的风气。朱熹并不是守旧泥古,而是强调医家要注重学习,所运用的知识要有根据,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他又写有《跋郭长阳医书》一文,为名医郭雍(字长阳)的著作作序,其中也肯定“若一出古经,而无所益损”,但又指出古经难懂,需要有郭雍这样的医家进行整理和解读。他强调要“择民之聪明者,教以医药,使治疾病,此仁人之心也”,为此吩咐门人对郭氏之书加以补正,并在福州刊刻出版。他在序中还比较和讨论了当时医家多种诊脉方式,对如何确定寸关尺提出自己的看法。可见其医学知识也相当丰富。

朱熹书法,文字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

不幸的是,朱熹晚年患病,没有遇到高明医生。据《冷庐医话》记载,朱熹晚年患脚气病,医士张修之诊察后,认为要用攻下之法“去其壅滞,方得流通”。朱熹服泻下通利之剂后一度“气快足轻”,病情好转,但不久就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医生又用“温白丸”继续去积滞。朱熹服药泄泻不止,再屡用药也难以挽救,不幸去世了。《冷庐医话》的作者陆以湉评述说:“高年之人,慎不可用攻药也。”老年人脏腑气血已虚,是不可以一味攻下的。

理学思想与医学伦理

理学特别重视伦理道德。而在现实的医疗中,人们也会遇到伦理问题,朱熹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在宋代,人们经过长期与疫病的斗争,已经积累了很多防疫知识。当时已经有了“传染”一词,知道瘟疫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认识到隔离可以避疫。但是古代并没有专业的医疗机构,一旦有人染疫,只能由亲人给予照顾,这就必然置亲人于可能被传染的危险之中。是否避疫?这与亲情和伦理构成了矛盾。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之一。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舍弃染疫病的家人,导致染疫者无人照顾,卧而待死。宋代注重天理人伦,有的学者对此深恶痛绝。著名学者程迥专门写了一本《医经正本书》,大力批驳这种行为。他在书中力图淡化疫病传染的危害,认为无论伤寒、温病、热病、时气等疾病,都是六淫或四时不正之气导致,与气候变化有关,跟人无关。也就是说,照顾亲人并不会染病。他还说,在亲人、部下、朋友、仆人得病时他均亲自登门慰问,从来没有被传染,“是知决无传染”。

 

程迥是德行高尚的名臣,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强调伦理的重要性,但他的说法是片面的。中医早就认识到瘟疫传染的现象,现实中这种情况更屡见不鲜。

朱熹虽然也重视伦理,但绝对不会无视现实。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讨论这一问题,指出:“谓疫无传染,不须畏避,其意善矣,然其实不然,是以闻者莫之信也。予尝以为诬之以无染而不必避,不若告之以虽有染而不当避也。盖曰无染而不须避者,以利害言也。曰虽染而不当避者,以恩义言也。”

朱熹强调,不顾事实地说疫病不会传染,这是不对的,而且也瞒不过民众。朱熹认为,我们要将疾病会传染的事实告诉人民,但同时倡导人们注重恩义,不能离弃病人,“知恩义之为重而不忍避,则虽有染者,亦知吾言之无所欺,而信此理之不可违矣”。也就是说,要将真实的情况告知百姓。人们在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作抉择。那些明知有危险而仍然选择留下照顾病人的,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

朱熹的说法,本于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精神,但强调要在知情的情况下倡导,显然更具有伦理上的正当性。

理欲之辨与养生

宋代理学家曾提出著名的“理欲之辨”。理,指天理,天理与人欲,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朱熹的老师程颢曾说:“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则忘天理也。”所以理学家提出要“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思想,他认为人欲是人心中为恶的一面,是一切不善行为的根源,是受物欲引诱而发的不善行为,因此要“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中医养生传统上受道家、道教的俭、啬思想影响,本来就反对放纵欲望。理学“理欲之辨”道德观的盛行则强化了这一传统。朱熹的观点,在他的五传弟子、名医朱震亨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朱震亨将这一思想细化为具体的养生观念。他在《格致余论·饮食色欲箴序》中说“人身之贵,父母遗体。为口伤身,滔滔皆是”,指出人要珍惜宝贵生命,关爱身体健康,防止“因纵口味,五味之过”导致“疾病蜂起”,也要控制色欲,以免耗伤肾精,破坏阴阳平衡。因此朱震亨强调饮食清淡,提出“烹饪调和偏厚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强调“远彼帷薄,放心乃收,饮食甘美,身安病瘳”等。“放心乃收”即放下念头、收心养性,“饮食甘美”则是甘淡和美之意。这些养生原则是相当合理的。

持敬养心与静坐养生

理学家讲究“持敬”,朱熹曾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养心”。他提出:“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存养”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在养生的角度,心静有利于健康。但心静不是像和尚、道士出家那样避开人世,而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取静。朱熹说“今虽说主静,然亦非弃物事以求静”。他提出“敬贯动静”,并说:“如何都静得!有事须着应。人在世间,未有无事时节。要无事,除是死也。自早至暮,有许多事。不成说事多挠乱,我且去静坐。敬不是如此。若事至前,而自家却要主静,顽然不应,便是心都死了。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也。”

也就是说,专注于事务的“敬”,才是有意义的“静”。朱熹认为及时应对处理事情是获得内心真正宁静的办法,所以他说:“动时也有静,顺理而应,则虽动亦静也。故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事物之来,若不顺理而应,则虽块然不交于物以求静,心亦不能得静。”

当然,要做到临事不乱,也有赖于平时修养。因此朱熹也主张经常静坐,并且对静坐也有一套指导原则。他说:“始学工夫,须是静坐。”但并不必要如佛教那样入定,即“静坐非是要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莫令走作闲思虑,则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一。及其有事,则随事而应;事已,则复湛然矣”。也就是说,平心静气利于做事专一。

为了帮助养心,朱熹曾作有《调息箴》,其序说:“预作调息箴,亦是养心一法。盖人心不定者,其鼻息嘘气常长,吸气常短,故须有以调之。息数停匀,则心亦渐定,所谓持志,无暴其气也。”

朱熹既提倡在工作生活中积极认真“持敬”,又重视反观内省的精神修养方法。朱熹的理论也丰富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郑洪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


注意:本文所涉及项目投资金额、加盟店数量、招商地区和经营模式等相关政策,请以最新咨询为准!我们建议您在 【留言板留言】 或致电咨询,您即可与企业免费通话并及时获得项目最新动态!
在线留言,商家将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