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中亚五国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好邻居,一条古丝绸之路,将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托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地缘优势,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为周边国家数千名患者提供中医药医疗服务。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下称自治区中医医院)的中医药对外交流工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亚五国就陆陆续续有群众来该院看病。近年来,医院先后与中亚多国12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体系化、规模化合作交流,促使中医药在越来越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生根发芽”。
图为外籍学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求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供图
诊疗体系更规范——中医药疗效圈粉
国医大师、自治区中医医院首席专家沈宝藩在新疆工作了六十余年,在他职业生涯中,有一位“特殊”的患者让他记忆深刻。
2007年12月,沈宝藩随身携带50多种中药材,赴伊斯兰堡为身体不适的巴基斯坦前总理乔杜里·舒贾特·侯赛因治病。沈宝藩及时调整药方,用心看病,还手把手地教当地工作人员如何煎药。“沈教授,吃了你开给我的药,我觉得效果非常不错,我想到你们医院去继续治疗。”3个月后,舒贾特通过翻译亲自打电话给沈宝藩,还特地来到乌鲁木齐,住进了自治区中医医院的内科病房,希望沈宝藩给予巩固疗效的长期调理。此后连续三年,舒贾特都来自治区中医医院调理,对医院优美环境、人性化服务和疗效显著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赞不绝口。沈宝藩的故事成为自治区中医医院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典型。
新疆与中亚国家有着相似疾病谱和饮食习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自治区中医医院不断深耕医疗旅行服务的强劲潜力,中医药出海更为密切,中医门诊也开到了海外。2023年3月,自治区中医医院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建立中医技术治疗与培训中心,并取得乌兹别克斯坦卫生部医疗运营资质,备案9种传统医疗类别、24项中医类诊疗收费项目,开展14项中医类诊疗项目。
自治区中医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屈玉疆作为第一批专家团队成员,在2023年3月踏上了塔什干的土地。针灸、推拿的独特疗效马上被当地民众知晓,不到两个月,中医的口碑让屈玉疆接诊到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前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肖开提·萨利霍夫。他脚踝肿痛,平时走1千步左右就疼得无法走路,用针灸和手法治疗三次后就取得了显著效果。“给我双足球鞋,我现在都能踢球了!”萨利霍夫说,至今他定期接受中医理疗康复。
小孩桡骨头脱位,中医正骨手法几分钟对好了;腰扭伤的患者自己都下不了床,经过推拿,当场能自己走路了;对心脑血管等慢性病,中医药手段能调理,生活质量提升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特色让乌兹别克斯坦民众直呼神奇。
2023年7月,自治区中医医院还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创伤矫形与骨科医学科学中心联合开设中医门诊,开创了中乌两国中医药“院院合作”的先河。中医门诊以该院专家为主体,自治区中医医院专家每周固定出诊,共同为当地群众、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提供诊疗服务。
今年8月,第四批专家也即将启程,肩负更重要的任务——让中医纳入当地传统医学诊疗体系。“制定中医诊疗规范、收费制度,帮助当地医生独立开展中医外治技术,还对医院管理建设提出建议。”屈玉疆介绍。
教育体系更健全——中医药课程走出国门
“老师,我回家给感冒的家人号脉,脉象确实是浮脉。”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中亚最大的一所医学高等院校,学生兴奋地向屈玉疆反馈。
2023年10月,自治区中医医院与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合作建立中医药临床实训基地,在4年制本科传统医学专业、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年制全科医师专业国际班这三个专业里,为首批107名学生开展为期124个学时的中医课程,正式将中医药课程正式纳入乌兹别克斯坦高等医学教育体系。
“过去还担心中医不被认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主动纳入中医。”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韩荣说,这开创了中亚国家国际医学教育合作的先例。
传统医学专业的学生们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接触中医药,对针灸等外治法的学习兴趣高涨。“按风池穴,改善脑供血,醒脑明目。”课堂上屈玉疆会让同学们之间相互“治疗”,直观感受到中医魅力。
“我们主要教外治技术,避免生涩理论阻碍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韩荣说,专家团队还将穴位教学模拟人、八段锦AI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引进教室,进行数字化、现代化的教学。
人才培养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自治区中医医院对教育合作的态度可谓是“把眼光放长远”。他们认为,在海外,本科四年还不够培养出可以看病的中医,为此想到了“两招”解决。
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乌尔根奇分院联合开展“3+2”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在塔什干,两年在新疆,联合培养5年制中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此外,对于塔什干、花剌子模、费尔干纳等人口较多的城市,积极吸引传统医学专业的学生来到新疆读中医研究生,进行高层次培养教育,今年已计划招收20位。“几年下来,能培养出乌兹别克斯坦自己的中医,在本土扎根服务。”韩荣说。
“目前,我们正在与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合作编写《简明中医》教材。”韩荣介绍,两方专家联合编撰出版中、俄、乌、英文版的《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常用中医外治法操作技术》等乌国传统医学专业规范化教材。
除了针对学生的教育,自治区中医医院“走出去”并“请进来”,承接各种培训和访问交流,从2023年4月到今年4月,累计培训海外医务人员三千多人次,先后推荐和组织乌兹别克斯坦专家赴华参加中国商务部组织的医疗培训班46人次,让中亚传统医学专家们近距离领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与魅力。
认证体系更推进——促进中医药在海外“落地生根”
今年,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传统医学专业的学生即将毕业,他们是第一届接受过中医教育的学生。
传统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能不能成为一名中医?如果想从事中医需要获得什么认证、经过什么考核?中医如何走进乌兹别克斯坦的医院?诸多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乌兹别克斯坦寻求着自治区中医医院的协助。
“最高级别的技术输出是确立标准,建设认证体系。”韩荣说。在2024年3月,双方签订关于联合建立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传统医学规范化培训和认证中心的合作协议,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国家传统医学认证体系,完成相关研究,制定制度,以帮助解决中医技术进入中亚国家的准入问题。
2023年9月,中医技术治疗与培训中心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海外中心建设项目,调整为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中医药中心,工作内容以医疗及教学培训为主,具备治疗、检验、体检、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功能。“我们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合作是成体系的、长期的。”韩荣说,海外中心将成为援乌医疗样本工程,打造辐射中亚的中医药国际医疗、教育、科技合作基地。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利共赢、民心相通、共同发展,这样的情怀一直驱动着自治区中医医院深入开展中医药对外合作,陆续举办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临床医学论坛、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中乌中医药文化周等活动。
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自治区中医医院站在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上,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传统医学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让中医药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