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瑞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气势恢宏、内涵丰富,令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报告深刻阐述了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历史感纵深,时代感鲜明,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一名中医工作者、一名妇产科大夫,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和义务重大——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时不我待,几千年来中医药为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出生率下降、不孕不育率上升、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慢性病死亡率占我国总死亡达85%的当下,中医药的推广应用和中医文化的宣传普及,以及中医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谈如下几点思考。
一是应强化中医治未病理念。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灵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不得病、少得病、得小病、得病晚以及患病后可以得到及时诊治,慢性病可以得到全面有效有序管理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责任人,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家庭的事情,更是国家的事情。现在,慢性病的防治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我们应该从宣传普及开始,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街道、每个城镇做起,把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防治慢病疾病列于议事日程,把中医治未病理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理念践行于日常生活中。
二是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居民中宣传普及常见病、传染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预防知识,让人们了解生活和健康、职业与健康、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唤醒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理念,引导人们自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应鼓励优质医疗、科研专家积极投身到健康传播工作中,将先进的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健康知识,运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人工智能媒体等多种形式,面向不同人群、不同生命阶段提供方便快捷、生动有趣、科学严谨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知识和信息,促进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同时积极参与已有的教育宣传活动,如每年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每年3月“国际内异症认知月”,每年10月第3个星期五防治乳腺癌“粉红丝带关爱日”等,把中医智慧和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用中医的智慧和力量护航全民健康,讲好中医药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面对老龄少子问题,生殖健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建议国家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促进生育、防治妇科常见、疑难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抚幼养老功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等。
中医倡导的健康观不仅仅是人类心身健康,还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健康的社会关系、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都与健康息息相关。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是人类健康的必要条件。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用中医药防病治病,守护人民的健康,是中医人无上光荣的责任和义务。
原文刊登于2022年10月26日《 人民政协报 》 第 9 版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