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双循环”,是近年来的两大经济热词,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让二者加以聚合。在双循环新格局大背景下,消博会传递出了哪些市场商机信息呢?
居民消费率不足四成
潜力巨大
“消博会汇聚天下优质消费品与服务,促进消费产业提质升级,以适应中国消费升级的要求,有利于释放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潜力,以国内市场的循环畅通,吸引国际高端生产要素和高质量商品与服务,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
对于消博会透露出来的市场“蓝海”信息,隆国强表示,中国居民消费率不到40%,明显低于国际上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更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消博会的火爆场面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消费市场是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
近年来,中国消费趋势开始呈现出新的变化,消费提质升级速度加快。隆国强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各类消费需求在数量上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中国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多个领域,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对更高质量商品与服务的需求,而非更多数量的需求。质量导向的消费升级,为供给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牵引力。
隆国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生产与消费数字化的转型,未来,数字化转型的空间还十分巨大。中国已经正式宣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将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是主动拥抱而非被动适应绿色的转型。
消费“新面孔”渐露端倪
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中国消费的“面孔”已今时不同往日了。
“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正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消费占比超45%。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中国老百姓在医疗、健康、旅游、职业教育、文化信息产业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将越来越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服务业市场和服务型消费新增市场。”
无独有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谈及未来中国消费的新趋势时,用三个“齐头并进”进行了阐释。“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消费齐头并进;城市消费和乡村消费齐头并进;线上、线下消费模式齐头并进。”魏建国说。以长三角地区为领头雁,以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作为两个重要地区,中国消费的“雁阵型”模式格局将迅速形成。
数字人民币咖啡售卖机、能测试压力指数的“黑科技”座椅、几乎成为每个展台“标配”的迷你直播间……在本届消博会上,随处可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隆国强认为,生产与消费的数字化已成为主要经济体转型的一大亮点,且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这一变化趋势。
“消费数字化走在生产数字化的前面,网上购物、数字支付、共享出行、远程教育等,无一不是数字化的产物,未来数字化转型的空间还十分巨大。”隆国强说。
珠海免税集团董事长鲁君驷也认为,在疫情笼罩的大环境下,随着境外消费回流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国内消费者高层次及多样化的需求特点凸显,对高端香化品的消费需求尤为旺盛。
此外,专家还指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发展的新趋势。
免税经济有望成“新蓝海”
在本届消博会上,世界免税行业巨头DUFRY、DFS环球免税店以及国内免税龙头企业中免集团、珠海免税集团等境内外免税经营企业的参展也成为一大亮点。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建设一批口岸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免税经济”有望成为广东消费市场的“新蓝海”。
“截至2020年年底,海南离岛免税业产值约50亿美元。如果海南继续保持其增长曲线,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市场。”消博会上,毕马威中国与穆迪戴维特报告联合发布的《海南自贸港旅游销售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从全球来看,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几乎是“在一个行业中新辟一个行业”。基于其消费者构成以及日益广泛的各项优惠待遇,海南免税市场独特的发展模式模糊了国内购物和免税购物之间的界限。
受益于免税新政的不仅仅是海南。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境外消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对免税牌照审批适度放开,加上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一再提升,消费回流犹如一剂“强心针”,为国内免税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
“当前系列政策利好、市场需求爆发,为免税企业提供了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蓝海空间。”鲁君驷说。
在鲁君驷看来,随着中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海南自贸港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而优质优价的商品供给和服务也将是海南跻身全球免税购物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随着免税新政逐步放开,广州、深圳、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也在推进免税店建设。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品牌经济,推动建设一批口岸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扩大国际教育、国际医疗服务供给,引导境外高端消费回流。
可以预见,未来免税企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白皮书也指出,旅游免税零售产业这种快速成长的行业,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成长的烦恼,要在品牌支持、招聘和员工培训、产品定价、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优化。比如,数字技术将使得零售商和品牌方能够触及免税商店之外的受众,还可以进一步发展电商平台提供多渠道服务。此外,尽管提供一流国际品牌是旅游免税零售行业取得成功的基础,但中国产品令人自豪的传统工艺也应占据中心位置。
“免税行业必须要有差异化竞争,都做一样的事情,最后会导致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影响整个市场的持续发展。”鲁君驷说,“珠海免税未来将重点引入日本、韩国等地区的品牌,这些地区的产品符合亚洲人习惯,更贴近中国消费者。我们还会更多研究00后特别是新生代的想法,力争更贴近消费者习惯,这样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培养新消费 壮大国内市场
着眼未来,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加速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扩大商品和服务进口,有助于中国商品在比学赶超中越做越好,进一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为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提供支撑。
“需要注意的是,新消费、新动能一定是差异化、互补型、共享型的。我们培育中国的新消费,也是培育周边地区的新消费,甚至是世界的新消费。只有打造真正开放共享的大市场,才能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和谐共赢发展。”张燕生说。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看来,扩大消费,首先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顺应国内消费升级大趋势。同时,从当前需求旺盛的重点和痛点领域入手,大力发展健康产业、“银发经济”、母婴消费等。
“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城乡在公共消费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应当通过公共消费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来拉动农村消费,这也是消费转型给城乡关系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迟福林说。
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首届消博会吸引了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1505家企业参展,可谓“双循环格局下新消费”的一次典型实践。
“双循环的大背景下,促进消费是在更大程度、更高水平上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使国内消费不但成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推动力,也让全球共享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原外经贸部副部长、经济学家龙永图对双循环新格局下的消费升级寄予重望。
在龙永图看来,精品消费并非高不可攀,可以从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开始。“比如上海的阳春面是一种常见的小吃,但有的小店会匠心制作一碗面,一年收入几十万元。”
在新消费背景下,更快、更近、更便利、更精准,成为零售企业需要高度聚焦、高度关注的核心。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事业群副总裁熊斌说:“相比于天猫等远场电商,这几年以生鲜为代表的近场电商蓬勃发展,更强时效亦是消费需求升级的体现。”
隆国强说:“扩大消费需求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要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解决好‘有钱花’的问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敢花钱’的后顾之忧;要改善消费环境,解决好居民‘好花钱’的问题。”他认为,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供需良性循环,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国际高端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实现高质量供给的本地化。下一步扩大消费除了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完善社保以外,还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准确把握中国消费需求升级的质量导向;二是要顺应与引导消费的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三是要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供需良性循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如何把握“双循环”下的新机遇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十分关注海外消费市场。他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数据表现亮眼,说明外国老百姓也乐于花钱买中国货了。”
首届消博会珠宝钻石展区
全球经济复苏的动能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较好、产业链完备的中国经济起步,正转向更广泛的复苏。沈建光表示,世界发达经济体应对疫情的财政支持规模达到GDP的16.4%,远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5%的水平。相比2008年,一些经济体政策出台速度更快,应对措施更丰富,直达居民和企业,消费需求恢复明显。
“大趋势向好,国内经济恢复并不均衡。”沈建光的依据源自大型企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好于中小企业。
据了解,PMI有“信心指数”之称,包含新订单、采购量、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在手订单等十余项指标,是国际上通行的经济监测指标之一。在一定范围内,PMI指数越高意味着经济水平增长越快。沈建光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虽然全球需求在逐步恢复,但在流动性宽松和供给侧冲击的双重作用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意味着议价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可口可乐产品战略顾问朱丹蓬也证实,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分化加快。大型快消品企业采取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高端化、小众化等策略,在包装、配方、品牌调性等方面下足功夫,形成了品牌体系的金字塔。相形之下,一些小企业的升级步伐还未跟上。
龙永图认为,国内企业要想在后疫情时代的消费狂潮中乘风破浪,就应在质量和品牌上多下功夫,关注新消费群体,在深耕商品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我国的服务消费水平。
要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板锻长板,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的观点。“广交会主要聚焦货物出口,进博会主要聚焦货物和部分服务的进口,服贸会主要聚焦服务业扩大开放,消博会则定位于国际消费精品的全球展示和交易平台。”陈文玲说。消博会与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共同构成了国家级商务会展体系,形成中国国际化大市场的“四轮驱动”。
陈文玲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将成为集进口、出口、进出口、转口和服务贸易优势于一身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世界的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流通的先导性、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支撑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发达国家靠科技创新创造了优质优价的商品或者品牌,使很多中国消费者成为国外品牌或者高端商品的忠实客户,形成巨大规模的消费外溢。”陈文玲表示,“未来一定要靠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补短板锻长板。”
消博会不仅为海外商品搭建进入中国的平台,也为中国消费精品销往世界创造了商机,用迟福林的话说:“消博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优质消费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