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具有一千七百多年发展历史的古老茶区,也是古今闻名、举世公认的原产地。在这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西双版纳的各族人民在对栽培、加工、饮用、运销的过程中,创造了独具西双版纳特色的文化。在笔者看来,西双版纳茶文化可从饮茶、吃茶、话茶三方面谈起。
饮茶
茶,是中国人待客必不可少的“饮料”。西方人爱喝浓郁的咖啡,中国人则更喜欢清新淡雅的茶,因此,茶也被国人称为“国饮”。西双版纳饮茶历史与种植历史一样悠久,勤劳勇敢的布朗族是学界公认最早种植茶树的民族,之后又将种茶技术传授给了哈尼族、基诺族等山地民族,这些山地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饮茶风俗。例如哈尼族的土锅茶、拉祜族的烤茶、布朗族的青竹茶等等。少数民族先民们结合自己的生产方式创造出了独特的饮茶方式,丰富了西双版纳茶文化的内容。
说到西双版纳的饮茶历史,不得不谈西双版纳民间的“斗茶”大赛。古时,为选出最优质的茶叶上贡朝廷,当时的普洱府会组织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参与“斗茶”,选出“茶王”。易武作为古六大茶山之一,以其优质的茶叶品质成为“中国贡茶第一镇”,至今易武镇依然会举行“斗茶”大赛。关于贡茶,易武还有一段“瑞贡天朝”的故事。这是一块悬挂在易武街头茶庄的牌匾,诉说着道光帝与“车顺号”创始人车顺来的一段往事。据说,当年车顺来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贡生学位,为了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将“车顺号”手工制作生产的茶叶制品,通过进京殿试时认识的监考官送到宫中,后深得道光帝的喜欢,于是赐给“车顺号”一块“瑞贡天朝”的牌匾,命车顺来每年向朝廷进贡,允许车氏家族世世代代将牌匾悬挂于门楣。从清代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易武一直是人头攒动、茶叶贸易频繁的繁荣景象。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政局动荡、社会秩序紊乱,的销售之路也逐渐中断。所幸,在经历了战乱、动荡之后,“车顺号”连同其余几家茶庄存活了下来,在的历史上,车顺号的经历被当作云南的一种高级荣誉,牌匾不仅见证了车家的家族历史,更见证了易武茶的兴衰之路。如今,到易武的游客总要停下观赏寻味一番。一杯,一块牌匾,一座茶山,往事与近事,都在其中。
吃茶
茶,融合性、变通性极强。跟着道家文化,有了道茶;跟着禅宗文化,有了禅茶;跟着文人,就有了文人茶。然而最大的一部分则是深入民间,成为百姓生活中的调剂品,甚至是必备品。在西双版纳,茶除了发挥饮用功能,还是各少数民族餐桌上的美食。
布朗族就有吃酸茶的习俗。制作酸茶,一般采摘夏秋茶一芽三四叶,通风干燥处理,使之自然发酵,再装入粗长的竹筒内,压实、封口后埋入房前屋后的地下干燥,以土盖实,一个多月后即可取出食用。同样,将茶做菜的还有傣族,直到今天,民间还流传着傣族人听佛言、吃茶饭的传说。其他民族如基诺族、哈尼族也吃茶,基诺族菜肴中的凉拌茶、茶叶煎蛋尤其美味。茶菜成为西双版纳茶文化中的一大特征。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以茶为菜的做法,在今天看来十分智慧。现代医学临床验证,除了具有保健功效外,在降血脂、降血压、减肥等方面还有明显的作用,人们对的保健作用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所以,现代餐桌上也看到了品目繁多的茶菜、茶点等,茶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
话茶
西双版纳作为最早种植茶叶的区域,与茶有关的历史故事、文化事件实在太多太多,与茶对话,本身就是对话西双版纳历史最生动的载体之一。比如勐腊县,傣语的意思就是“茶叶之乡”。民间传说,释迦牟尼在勐腊传教讲经,讲得口干舌燥时,信徒煮茶让其解渴,佛祖以为当地干旱缺水,便将杯中茶水泼于地上,施法使茶水变成如今的南腊河。于是,人们把南腊河流过的这块平坝叫作勐腊,意为茶水流过的坝子。民间传说也许不足为据,但勐腊确实是西双版纳历史上名声最响的茶山。
另有一件茶事,也令笔者记忆深刻。笔者去年开春在南糯山观看了祭茶王树的民间仪式。祭祀由寨里的长老主持,祭祀时,长老口中念着祭词,大意是呼唤茶王从冬日醒来,开枝散叶,为哈尼人带来最鲜嫩的茶叶。以茶为生的哈尼人对茶王树的敬拜、对自然的敬畏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正是因为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大自然也将这世间的美味播撒在此,使在此生活的哈尼人生生世世与茶相连。
同时,作为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茶马古道文化亦是西双版纳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这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起来的山道上,数不清的马帮商队驮着千担万担的运往其他地区。茶马古道不仅是运销之路、传播之路,也是各民族经济、历史、文化的交流之路。如今傣族寺庙壁画中印度文化、汉文化的色彩和线条,就是茶马古道文化交流的印证。
在西双版纳饮茶、吃茶、话茶,饮的是茶香,吃的是茶味,话的是历史,一片片茶叶,蕴含着一道道芬芳,只有静心感受,才解其中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