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小便不通 中医外治有招
□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期有朋友咨询,妻子产后面临小便不通的困扰,考虑到哺乳需求,希望尽量避免用药,便来寻求中医外治疗法。笔者结合其病情和体质,为患者进行了针灸治疗,又嘱其每日按揉气海、阴陵泉、中极和膀胱俞等穴位,辅助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还可应用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疗法,对产后小便不通也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认识
产后小便不通是指产妇新产后出现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等症状,又称为“产后癃闭”。本病是产后常见病,多发生于产后3日内,亦可发生在产褥期中,以初产妇、滞产及手术助产后多见,相当于西医学的尿潴留。本病病位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和肾气的开阖等功能失调皆能影响膀胱的气化,从而导致产后小便不通。
产后小便不通可分为虚实两大类。气虚多因妇女素体肺脾气虚,或产后耗气伤血,或新产后忧思劳累过度,造成肺脾之气虚,进而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本病。肾虚多因妇女禀赋不足,或生产时劳伤肾气,以致肾阳不振,失于温煦,气化失司;或平素肾阴虚,产时耗血伤津,虚热移于膀胱,二者皆可导致膀胱气化失常,发为本病。实证多为气滞和血瘀。气滞多因产妇平素抑郁,或产后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小便不通。血瘀多因滞产,膀胱受压过久,血瘀内伤,或产后恶露不下,败血瘀滞体内,致使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小便不通。同时瘀久化热,瘀热互结,也会影响膀胱气化功能,从而出现小便不通。故调理本病时,虚者补气温阳以化之,实者疏利决渎以通之。
腧穴调理
气海
气海,任脉腧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气海穴主治气疾诸症,具有益气助阳、调经固精的功效。气海穴位近膀胱,且气行则血行,故按揉气海穴,可对气虚、肾虚、气滞和血瘀诸型产后小便不通起到调理效果,亦可与脐中下三寸的关元穴交替按揉,也可配合足三里进行按揉,增强健脾胃、补气血之功,提高疗效。
阴陵泉
阴陵泉,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具有健脾渗湿、益肾固精的功效。按揉阴陵泉能起到清利下焦湿热、通利小便的作用,有效缓解产妇小便不通。按揉时可配合三阴交,提高调理肝、脾、肾功效,助膀胱气化。
中极
中极,任脉腧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具有益肾兴阳、调经止带的功效。中,指中点;极,指尽头。本穴在一身上下长度的中点处,又当躯干尽头处,故名。中极为膀胱募穴,又为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故按揉中极可调理膀胱气化功能,不仅通利小便,还能缓解小腹胀痛。
膀胱俞
膀胱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在骶部,横平第2骶后孔后正中线旁开1.5寸。本穴为膀胱背俞穴,位置临近膀胱,是膀胱之气输注之处,主治膀胱疾患,具有通利膀胱、疏经活络的功效。膀胱俞与中极配合按揉,是为“俞募配穴”,二穴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共起协调增效的作用。按揉、推擦本穴时,也可与肾俞配合使用,增加补肾气的功效。
此外,还可用耳穴压豆法和穴位贴敷法。耳穴压豆取耳穴膀胱、肾、三焦、尿道、肺、脾等穴,每次选3~5穴,双耳交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时时按压刺激,力度以耐受为度。
穴位贴敷可将食盐炒热敷于神阙穴或下腹部,亦可将食盐炒黄放常温后放于神阙穴填平,再用葱白压成约0.3厘米厚的饼置于盐上,艾炷置葱饼上施灸,至温热入腹内、产妇有尿意为止。
产妇及家属要重视产后小便不通,若膀胱积尿过久,容易感染邪毒导致产后小便淋痛,严重影响产妇生活及产褥期恢复。妇女产后要注意尽早自解小便,产后4小时即可排尿。若出现排尿困难,首先要消除紧张怕痛心理,多饮水,尽量坐起排尿,可采取温开水冲洗外阴及尿道口周围诱导排尿,也可在下腹部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胱肌肉收缩。产妇及家人若掌握上述穴位,进行按揉刺激,能预防出现产后小便不通,并辅助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