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白打,那都是“过去的事儿”,如今,很多人都有了维权意识,但有意识只是远离家暴的第一步,之后该怎么做?又有哪些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并不是人人都明白。来吧,让专家慢慢告诉你,做个远离家暴的“明白人”。
Q:我和老公结婚快10年了,现在是一个四口之家,这两年,我发现一个让我感到可怕的事实,那就是我们都不知不觉陷入到一个家暴链中,老公家暴我,我家暴大儿子,大儿子家暴小儿子。这让我感觉很崩溃,该怎么办呢?
A:认识到这样的事实是会让人感到震惊,你之所以感到崩溃,是因为这里面呈现出了“可怕的暴力代际传递”现象。简单说,代际传递即孩子传承了父母一代的典型模式,如暴力,长大后又把该模式传给自己的小孩。暴力的代际传递如果不能被及早觉察和改变,常常会一代代传下去。 而你们家的情况不只是儿子学会了父亲的暴力,还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出现了明显的以强凌弱的链条,即老公打你、你打大儿子、大儿子打小儿子,这是补偿的心理机制在发生作用。人受了气或挨了打,为了补偿自己受辱的尊严,正常的人会选择合适的方式对等地给予对方还击,而自卑、自尊低的人则是想办法找到比自己弱小的对象来宣泄。
作为成年人的你,本应该想办法解决你和老公之间的家暴问题,而不是将暴力转嫁到比你弱小的大儿子身上。通过打大儿子,你部分补偿了自我的强大感,但这种强大感是虚幻的,因为孩子在父母那里本来就是弱者,你只是借助了这一个天然优势而并非通过你自身的强大而获得。 其次,这种做法的恶果你也见到了,即孩子会认同父母的模式。如果说使用暴力处理问题是一种简单的模仿,那么认同以强欺弱的模式则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基于人类生存需要的本能,孩子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仰赖父母,这就很容易让他们不加选择地照搬父母的行为。而由于人的大脑、神经和理性、逻辑能力是逐步发展的,因此孩子小时候对事物的认知是直观、表面、片面和局限的,他们最有可能出于生存本能选择认同强者,虽然这个强者通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者,而只是外表看起来比较强的那个,比如你们家,打人的那个看起来似乎是“强者”。而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容易固化,如果没有外力及时反馈与干预,孩子自己是没有能力觉察和调整的。你都不自觉地在用这种方式,何况是孩子呢?
在我的咨询实践中,家暴代际传递的例子不少,比如一个妻子曾困惑不解地问:她的老公小时候看爸爸打妈妈,心里很愤怒,恨不得把爸爸杀了,甚至还曾暗自在心里发誓,决不打女人。可结了婚,当他们吵架急眼的时候,他却像变了一个人,总是控制不住动手打她。事后,他会道歉请求原谅,她也觉得他的道歉是真诚的,可不久他又会重蹈覆辙。可见,童年的家庭模式对人的影响是多么根深蒂固。
不夸张地说,你们家情况已经到了危急的时刻,再不改变,痛苦和受害的就不是只有你一人,孩子们也会深受其害,他们现在恐怕觉得打比自己弱小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有能力改变局面的关键人物只能是你,希望能从你这里打破代际传递的循环。你老公作为使用暴力的受益者和家庭以强欺弱链条中的顶端,估计非但没有改变暴力的动力,还会尽力维持现状,而你显然是在乎孩子们的。
为了孩子们,母亲会鼓起勇气去做她原本害怕的事情,对吗?
你需要做的事:
1.马上停止打孩子,孩子不应成为宣泄情绪和补偿自我的工具。最好能跟孩子们道歉,然后告诉他们,你会和爸爸去解决大人之间的问题。然后用“说和做”两种方式向孩子示范如何非暴力解决问题。
2.先尝试和老公沟通,虽然不必抱有什么希望,但你可以坚定地告诉他,绝不会再接受他打你。
3.做好离婚的各项准备:比如,法律上,保存家暴的证据等;心理上,做好准备应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的挑战以及物质经济上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