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是犀科动物犀牛长在鼻骨和额面正中央的圆锥形兽角,由其皮肤的角质化纤维构成。犀牛又称为鼻角兽,按产地分为亚洲犀牛和非洲犀牛,亚洲犀牛包括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苏门答腊犀牛,非洲犀牛包括白犀牛、黑犀牛。在中国,亚洲犀牛角是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材。为保护濒危动物犀牛,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犀角交易禁令,禁止使用含犀角的药品。
古时犀牛曾栖息华夏神州
在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时期,华夏神州曾栖息着数量可观的犀牛。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中有多片出现“兕”字。“兕”(sì)是古人为犀牛造的一个象形文字,其甲骨文写法上部像突出的犀角,下部像四腿动物的身躯和四肢。《殷墟文字乙编》第2507号甲骨片记载:“焚林而猎……获十五兕。”商王捕猎犀牛,主要用来祭祀。汇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古代诗歌的《诗经》,多首诗中写到兕。“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小雅·何草不黄》)“发彼小豝,殪此大兕。”(《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
西周时期的钟鼎文中出现“犀”字。成书于先秦晚期的《山海经》同时出现“犀”“兕”二字,其“西次二经·众兽山”中记载:“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连年征战,中国犀牛频遭捕获、宰杀,犀皮用于制作军队将士护身的铠甲。楚国诗人屈原在《九歌·国殇》中写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春秋时期以后,因气候变冷而导致犀牛栖息地域逐渐缩小。经历了战国时期的捕杀,犀牛数量在西汉时已经大为减少。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记载,皇家园林上林苑中有放养的大象、犀牛。到了唐代,江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尚有野生犀牛出没的零星记载,但用于杂技娱乐的驯犀却完全依赖东南亚国家的进口。“驯犀生处南方热,秋无白露冬无雪。”(唐代白居易《新乐府·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清代,仅有云南尚存野生犀牛。
有始有终的犀角本草史
犀角入药的本草史始于东汉。《神农本草经》首载“犀角”条目。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犀角”条目中作了一条重要补充:“凡犀见成物,皆被蒸煮,不堪入药,惟生者为佳。”以犀角制作器物,如雕刻成酒杯,因加工过程经过蒸煮软化,犀角的药性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宜再用作药材。
唐代以后的本草著作,将犀角作为重要的凉心开窍、解毒除邪药材予以收载。犀角的基本功效,可以概括为凉血、清热、定惊、解毒4个方面。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一卷以“犀”为条目名称,全面梳理了明代中期以前有关犀、犀角的本草记述。
“虎头辟恶无妨枕,犀角凉心更待磨。”(北宋钱惟演《无题三首》)犀角适合以粉末、碎屑入药,其炮制加工方法主要有磨、锉、刮、捣。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曰:“犀角、羚羊角皆镑刮作屑。”清代汪昂《本草备要》记载:“入汤剂磨汁用,入丸散锉细。纸裹纳怀中,待热捣之立碎。”犀角的炮制工具,有磨石、锉刀、镑刀等。磨石、锉刀可以将犀角磨、锉成粉末。镑刀是在木柄上平行镶嵌多个锋利刀片的一种刀具,用其将犀角镑削成薄片,然后再用石臼、研钵将薄片捣、研成碎屑和粉末。犀角是入药最早的一种兽角,加工犀角的镑刀后来成为切制羚羊角、水牛角等动物坚硬角质类药材的通用工具。
从唐代到清代,医家在治病救人的医疗实践中创制了许许多多以犀角为主要成分的方剂。例如,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苏合香丸、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神犀丹、犀角散等。其中,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被誉为“中医急救三宝”。
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犀角地黄汤,是知名度很高的一首方剂。犀角地黄汤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4味药组成。该方中,以犀角清热凉血为君药,生地黄养阴清热为臣药,白芍和营泄热,牡丹皮泄血中伏热,配伍严谨,组方轻灵,4味药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之功。
为了拯救面临灭绝厄运的犀牛,现存5个犀牛亚种先后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附录,犀角的合法交易被终结。1993年,中国政府颁布犀角贸易禁令。至此,犀角正式终止了将近2000年的本草史行程。
寻找犀角药用替代品
犀角自东汉进入本草药系之后,由于资源稀缺,医家一直积极寻找药性相近的替代品。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列出10多首含犀角的方剂,其中“卷第十伤寒下”载有一首木香汤,用于“治疮出烦疼者”。孙思邈在介绍药物成分和煎煮方法后,写下一句特别的说明:“热毒盛者加犀角一两,无犀角以升麻代之。”
植物药材升麻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宋代以后,尝试以升麻替代犀角的医家不乏其人。北宋朱肱《类证活人书》云:“瘀血入里,吐血衄血者,犀角地黄汤,乃阳明经圣药。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二物性味相远,何以代之?盖以升麻能引地黄及余药同入阳明也。”元代朱震亨的《丹溪治法心要》、明代赵献可的《医贯》等医书也对升麻替代犀角作出了各自的解释。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犀角资源严重短缺,中医师和研究人员尝试使用牛角(水牛角、黄牛角、奶牛角)、羊角、猪蹄甲角等替代犀角的药用功能,其中以水牛角效果最为显著。牛角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的牛角。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首载“水牛角”条目:“治时气寒热头痛”。水牛角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许多现代医家以水牛角替代犀角地黄汤中的犀角治疗疾病,取得良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开始,中药成方制剂中的犀角多以水牛角浓缩粉予以替代。
最近几十年来,犀角地黄汤中的犀角虽然已改用水牛角浓缩粉,但方剂名称仍然使用“犀角地黄汤”,这其中包含着当代医家对犀角本草史、方剂史的敬意。正可谓:犀角改换水牛角,传世汤剂留芳名。(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