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一书中记载:“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这是最早对苗医药的药到病除,神传疾解的记载,而《神农本草经》中收载了365种药物,发现有120余种是兼用苗语记名,苗族民间还流传这样的歌谣“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一个药王,身在四方,行走如常,餐风露宿,寻找药方······”
苗医药的历史源远流长,可溯源至远古时代。从口口相传到零星文字记载,苗医药已传承了4000多年,在贵州绵延百里的云雾山脉中,居住着一支被称为“古蜀国遗民”的苗族,在几千年前,苗族从黄河流域出发,辗转上千年,在喀斯特高原建立起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进而散落贵州各地,这里民风淳朴,是苗家“叶咔香秘方”的发源之地。
叶咔香,原名“叶咔香散”,苗族语意为“年轻美丽、乌黑长发”,系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苗家秘方,由明朝进士邱禾实所创,历经15代人传承与改良。
据《贵州通志》记载,万历十九年(1591年),时任四川泸州知府的邱东昌因病告老还乡,此病来势汹汹,夜里发作,周身关节如被万千虫蚁撕咬,痛入骨髓,整夜难眠,药石无医。彼时,他的长子邱禾实中举,是当年省乡试的第一名,少年春风得意,也只得停下课业,为父寻医问药。一日,误入苗区猎人的陷阱,被善良的猎人救下,送到了苗寨的药师家。养伤期间,认识了药师的女儿“阿妱”,看到阿妱几乎隔三差五都要用砂罐煮上一罐水洗头,邱禾实好奇,阿妱不会说汉话,说了半天,邱禾实只听懂三个字音“叶咔香”,阿妱急了,扯下发髻,瀑布般的长发从头上飘落下来,状如绸缎,他明白了,那老药师年近60,发丝也依然乌黑浓密。药师还告诉他叶咔香除了能养发乌发外,还有通经活络之效,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恢复身体,这让他十分惊叹叶咔香秘方的神奇。伤好后临别之际,他把父亲的病情告诉老药师后,药师给他采来一大包草药,治好了父亲。
真爱可以跨越民族、门弟之见,两个心心相映的恋人几翻周折终于在一起,药师不仅同意了亲事,还将传承多年的叶咔香秘方亲授给邱禾实夫妇。此后邱禾实才赴京会试,蝉宫折桂,进入翰林院任职,并将叶咔香带入宫中自用,偶被万历皇帝发现并试用,竟深感此物奇异,遂传为宫廷御用。
一个优秀的传承不会被波诡云谲的朝代变迁所淹没,很多人好奇,苗药为何会如此神奇呢?这是苗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民间苗医更多的是用鲜草入药,他们少用药店之官药,认为官药放存日久,正气散尽,性较平和,治难见效,纵见效而需日久,不如草药性质较烈,鲜药尤佳,故治疗用鲜药,时短而效速,人人乐用之。尤其是治外伤,苗医药疗效非常好,常见跌打扭伤,筋骨疼痛等疾痛。再加上贵州独特的药材环境,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貌以高原喀斯特地貌为主,平均海拔均在1100千米。近九成都被森林山地覆盖,给药材提供了很好的天然环境。贵州还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暖,尤其是在夏季,温度较均衡,雨水量充沛,对于药材的生长来说,贵州就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大温室。
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环境下,贵州山地蕴藏着丰富的药材宝藏,光是药材种类就有四千多种,更有众多名贵道地药材,如天麻、当归、续断、石斛、黄精、丹参、菖蒲、川芎、何首乌、灵芝、艾纳香、透骨香等,因其喀斯特地貌,森林中随处可见挣扎在石头缝里的生命,大部分药材根系发达,山地低洼处蕴育着喜湿好阴的药材,而山上则以大叶乔木,灌木为主,药材的丰富,使得苗族对于药材的研究和使用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入,苗族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与自然斗争的能力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就地取材,多采用当地道地药材,治疗的方法更是多样,讲究实用和效果并存。
苗家人古朴的生活方式与苗药几乎融为一体,“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药浴、熏蒸、火疗、糖药针等疗法流传至今,现代苗寨,几乎人人都对苗药有基本的了解,各家都掌握着数种或十数种关于基础疾病的治疗知识,随着市场对中医的认可,苗医苗药也揭下数千年神秘的面纱,走进大众生活,被大家熟知。叶咔香作为苗家传承秘方,15代人坚守祖训,治病救人,优秀的传承才有坚强的生命力,新一代传承人逆风执炬,向光而行,为大众带去更好的产品不惧风雨兼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