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5
来源:中医健康平台
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从中可以想象古代百姓饱受饥饿之苦,营养不良,更甚者因饥而卒。历史上出现的饥荒多由于气候异常或战争等原因所致。
人体需要饮食以充养气血,维持生命。《医心方》云:食不饥乏……一日不食者,则肠胃虚劳,谷气少……三日不食者,则肠胃虚燥,心悸气紊,耳鸣……七日不食者,则肠胃大虚竭,谷神去,眸子定然而命终矣。说明了人体不吸收食物后出现的脏腑变化和症状,七日不食则命终。
在饥荒时候,救饥需要注意的细节早有论述。《验方新编》中载有“救饥法”,其中记载救饥需要注意的是施粥勿过于沸热,过于沸热会伤肠胃,饥民可因急食沸热的粥而致死。因此需要夜间煮粥,次日以木棍搅匀后才食用。而且,饿极之人宜食极清的稀粥,每次只吃一些,一日分数十次食用,也不能立即吃干饭或干物,因久饥肠细,饱食可能会胀死。可见在大饥后不能骤然大食,因气血仍不稳定,需要循序渐进地进食。
中医认为长期饥饿属于饮食失节,致脾胃损伤。在治疗方法上,《明医指掌》提到:“年饥缺食,或多事饿久,致伤脾胃,元气弱,四君子汤,或黄芪建中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山药,去柴胡。”但考虑人体久饥后气血还没恢复,因此在用药的量要较少,也不宜骤补。在饥饿将死的急救上,《寿世编》记载:“用布浸热水,熨其脐腹,以固元气。先用稀米汤缓缓灌下,候苏醒时,渐与粥食,不可过多。”提示可以使用外治方法,热敷脐腹部以固元气,再配合渐进粥食调中健脾胃以救治病者。(黄鸿昊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